三门建成国家青蟹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近日,由三门县承担建设的“国家青蟹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是浙江省目前首个入选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提升工程的项目,全国仅50个。该项目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被列入青蟹养殖标准化的项目。
“三门青蟹”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中国农产品优质奖、中国农产品最畅销奖、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著名品牌、浙江省名牌产品等称号,多次荣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中国国际农博会金奖,品牌价值31.9亿元。2015年,该县青蟹养殖面积达9.5万亩,总产量1.2万多吨,产量占全国的1/9、全省的1/3,产值达6亿多元,占全县渔业经济总量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青蟹养殖基地。
据了解,“国家青蟹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位于三门县青蟹的主导产业园区内,由三门县沙柳街道申报,浙江三特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早在2011年,该公司就已投资298万元,对该项目基地进行养殖塘标准化改造,顺利实施了台州市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青蟹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并验收合格。“海八鲜”牌青蟹评为台州市名牌产品,养殖基地通过国家无公害基地认证,青蟹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为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这两年,该公司将项目实施的具体目标分为标准体系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体系建设、培训体系建设和建设示范点五大类,建立了青蟹养殖品质监控标准体系。同时,与各养殖户签订了《项目实施合作协议》,要求他们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操作规程和要求操作,使用专用渔药,投喂鲜活饵料,确保养殖的青蟹质量和安全,达到无公害、国家级标准,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三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林峰告诉笔者,去年,浙江省在对全省范围内的10个第八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后,“国家青蟹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作为全省唯一申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升工程的项目。
据浙江三特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端红介绍,现在养殖基地共有养殖面积1150亩,标准化养殖塘46口,养殖户46户。该项目自被国家标准委立项以来,建立了“政府+公司+基地+农户+标准”联创模式,通过实施浙江省《无公害青蟹养殖技术规范》,青蟹实行信息化、自动化和设施化养殖,给基地和当地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检测要求。据统计,到2015年,该项目共投资了395万元,项目区青蟹年产量92000公斤,亩增产量15公斤,亩增效益1500多元,总产值达862.5万元。
笔者了解到,单青蟹养殖,该项目已辐射青蟹养殖塘6000多亩,带动辐射区养殖户580多户,亩增产量5公斤,亩增收400多元,户均增收4138元,总增加效益900万元。同时,基地常年用工多,为当地农民解决了就业难,每人能够获得1.8~2.2万元的年收入。
朱曙光 梅妩媚 朱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