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人物】

风起云涌的十年

曹建伟:争做光伏行业的前瞻者

  “在学校念博士期间我一直从事机械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基于对机电行业的这份热爱,2006年12月,曹建伟所在的研发团队创立了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从此征战于光伏行业的浪潮中。

  但凡一个成功的人,他的人生之路注定不会平凡。

  2008年1月,晶盛创立一年多,中国多个城市和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灾, “原本只是一次天灾,但恰逢那时候我们要进行项目招标。”曹建伟回忆起当年招标路上的艰险仍记忆犹新,“恶劣的天气、冰冻的道路几乎阻断了我们去招标的步伐。”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创立公司的曹建伟依然率队前往,“赶到那里,谈好的招标公司只来了两家,但我们还是用最好的技术及最大的诚意拿下了这个过亿的订单。”这就是在晶盛一直传为佳话的、决定着晶盛发展的首个大订单的故事。“记得招标回来的路上,杭城的雪已经积了20多厘米,路基本已经封完了,但我们晶盛的成功之路却由此畅通无阻。”

  十年间,光伏产业的剧烈震荡就像一把双刃剑,“活着”的光伏企业大多限产或限停,裁员大刀阔斧,产品堆满仓库没人要。与当前国内同行的苦苦煎熬相比,晶盛却是另外一种“风景”: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全国市场。

  其实,这源于公司坚持的发展定位,“技术创新是基础”。

  “创立公司至今,我们一直秉承着1~2年研发新一代设备的频率。”曹建伟告诉记者,国内很多企业制造生产能力都很强,但是不太重视自我否定和自我创新,导致这些企业产品竞争性弱,“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12与2013年这两年,整个光伏行业处于低谷期间,曹建伟始终带领公司坚持创新,坚持研发。在原有单晶炉、多晶炉两大产品上,相继开发了区熔硅单晶炉、蓝宝石晶体炉、冷坩埚炉、一体机等系列化产品。从当初单晶炉月产500公斤晶体,到现在单晶炉月产超2吨,这里面倾注了团队的心血。“研发和制造一直以来都是晶盛的核心。”在别的企业还在完成产品的时候,晶盛早已将每一件产品打造成“艺术品”,精湛的技术、精美的工艺以及全面的售后服务,这一切都是晶盛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

  争做行业前瞻者

  曾经有坎坷,必然会辉煌。十年过去了,在晶体生长炉的市场上,晶盛在技术和市场上已然成为了“领头羊”。

  身兼研发中心主任的曹建伟作为核心研发人员,从2011年至今,一直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英寸区熔硅单晶炉国产设备研制”课题的课题组长,负责项目的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自2012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后,更是高质量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作为公司技术主要完成人,目前曹建伟个人获得授权国家专利53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型新专利41件,外观专利3件;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对此,曹建伟表示:“在高端装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领先是硬道理。”

  如今,晶盛对直拉单晶硅、区熔单晶硅专有设备的研发打破了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不仅如此,晶盛同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英寸直拉晶体、6~8英寸区熔单晶硅材料装备并实现产业化,曹建伟告诉记者:“这些技术的成功研发,提高了公司自主研发和自主设计的起点,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特色,在增强未来市场的竞争能力的同时,促进国家半导体硅材料集成电路的发展,在装备保障上对产业的竞争格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曹建伟表示,晶盛对产业理解能力在不断加深,早在2年前公司就提出了基于“工业4.0”的装备制造理念。“改造的核心在于提倡“自动化、智能化、少人化”,改变原来的工作流程,并借助软件平台,加大公司业务的壁垒。”

  “6年前,晶盛就进行晶体生长设备的数据管理软件的开发。”曹建伟告诉记者,在光伏硅片制造领域,目前的机器运行情况大都是通过人工方式记录,容易造成数据失误和丢失,且可能被人为调节,导致生产线的有效产能利用率失真。通过研发数据集中生产管理软件,晶盛的设备可以记录生产线的运行数据以及机器行为,机器之间的通讯协议均由公司自主研发。

  十年间,晶盛相继研发成功的水冷夹套技术、连续加料装置、双电源独立控制、气致冷装置、全自动半熔法高效铸锭等多项国内外首创技术,全自动晶体生长炉系列产品和JSH800型气致冷多晶硅铸锭炉产品分别被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曹建伟说:“研发一直是公司的长项,公司目前拥有200多人的研发团队。”

  谈起未来的发展,曹建伟称,晶体生长和加工装备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新机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这是个只有强者能生存的行业。“目前留下的都是有着顽强竞争力的企业,在技术、资本、战略、人才等方面都具备了极强的实力。”

  “单晶设备的隐形冠军”、“光伏设备行业的拓荒者”……在他身上有着多个耀眼的光环。有人说,如果要给发展仅十余年的中国光伏业著书,那么,他肯定占有一定篇幅。

  他的经历颇为励志,机电专业出身,2006年底合伙创立公司,2008年便收获上亿元的项目,现在,更是成为光伏和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的领军者,他就是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第七届“科技新浙商”曹建伟博士。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传奇般的人物。

  □本报记者 王菁


科技金融时报 【人物】 00006 曹建伟:争做光伏行业的前瞻者 2016-08-19 2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