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2015年综合得分较上年增加3.19分,完成既定目标
本报讯 浙江省农业厅近日会同14个相关部门,连续第三年发布全省、各设区市和各县(市、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发展水平评价。
根据对三大系统11个子系统共26项评价指标的汇总分析结果,2015年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0.79分,比2014年增加3.19分,比2013年首次评价增加7.57分。对照预先设定的2010年基准值(60分)和2015年目标值(80分),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已达到2015年既定目标。
据悉,从发展速度看,全省农业现代化总体呈稳步提升态势。自2013年开展评价工作以来,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已连续三年实现稳步提升,年际间综合得分增量平均为3.79分,平均增速为5.05%。2015年,11个设区市和82个县(市、区)综合评价得分较上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从发展质量看,全省农业产出、要素投入、可持续发展三大系统全面提升。2015年全省农业产出水平综合得分22.41分,比2014年增加1.27分,增长5.99%,是三大评价系统中年际增幅最快的;2015年农业要素投入水平综合得分40.9分,比上年增加1.67分,增长4.25%,是三大评价系统中得分增加最多的。2015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17.47分,比上年增加0.26分,增长1.53%,是三大评价系统中目标实现程度最高的。
虽然从11个设区市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超过80分的只有2个市,2014年有5个市,2015年增加到6个市,但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十分明显。
综合得分最高的湖州市与最低的丽水市两者相差15.88分,连续三年进入前三位的为湖州市和宁波市,而衢州市、温州市和丽水市则连续三年位列后三位;82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的德清县与排名末位的洞头县综合得分差距达到25.43分,综合得分低于75分的有28个,低于70分的有12个。
2015年,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为3499.22亿元,仍有3个市和42个县(市、区)未达到2010年基础值,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业态的新型农业虽有较快发展,2015年产值达到22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5%,但存在功能单一、层次低、规模小等问题。从整体上看,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离目标的差距还很大,农业和二三产业关联不够,融合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接下里,全省各级农业及相关部门将针对本次评价中出现的问题、短板,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为主要载体,特别针对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这一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短板推出一系列举措,加快农业“机器换人”,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2015年的评价中淳安等26县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针对这些后发优势明显的地区,将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和绿色农产品主产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观,优先扶持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本报记者 孟佳韵 通讯员 高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