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气管堵塞,如何自救他救?
![]() |
呼吸道也称为气道,是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气体交换的重要管道系统,是我们的生命通道,这个通道必须时刻保持通畅,只有这样,人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呼吸道堵塞是指呼吸道的某个部位被某种物质堵住,从而发生气流不能通过,人不能正常呼吸的紧急情况。一旦发生异物堵塞气管,该如何自救他救呢?
喂饭太快也会堵塞气管
年近80岁的苗老伯,患有冠心病、脑梗等慢性病。前不久在吃东西时不慎堵住了气管,苗老伯被噎后脸色青紫,身体不断抖动,无法呼吸。心急如焚的老伴束手无策,只能请邻居帮忙叫来社区医院的医生。医生接到电话后,放下手中的工作,随即与两名护理人员一起疾步跑到老人家中,然后采用腹部冲击法,成功帮助老人将食物排出气管,挽救了老人的性命。
由于衰老,老年人呼吸道等器官的反应会变得迟缓,当呼吸道因异物堵塞而出现呼吸不畅或者窒息时,应立即进行抢救,否则患者会因长时间严重缺氧而导致死亡。
气管像一个有洁癖的人,对本身的“卫生”十分挑剔,也就是说,气管里只允许有空气,其他任何有形物质在气管里都是异物。异物,顾名思义即为异己之物。气管对异物十分敏感,并对其有强烈的排斥性,一旦异物进入,会立即引起剧烈的呛咳反应,直至把异物咳出为止。
容易导致呼吸道堵塞的不良行为有:吃饭时不专心;向口中投食物或向空中抛掷食物,然后用口去接或使其落入口中等;给幼儿、老年人或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患者喂饭时太着急,不等对方咽下就又喂另一勺,或者喂的块状食物太大,结果使食物堆积在咽部。
怎样利用气压冲击异物
在患者出现异物堵塞时,首先应判断情况:
如果患者还能讲话或咳嗽,表明气道没有被完全阻塞,尽量让他自己咳出就好;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但无法自己咳出噎住的食物,可用海姆里克操作法,即顺着患者的上腹部向上迅速施压,靠产生的冲击气流将食物挤出气道;
如果患者已呼之不应,应立刻扳开他的嘴,用食指贴着其口角一侧,伸入到口腔深部向外做钩扫动作,直至清除食物为止。
若以上尝试均不奏效,且病人已昏迷,应立即行心脏按压,同时拨打120救助,尽快送医院急诊。
哪些食物容易发生气管堵塞
坚果类 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小巧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多纤维蔬菜 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等。
大肉块 大块的肉块老人和小孩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长面 太长的面条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有效施救手法很重要
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发明的。该方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原理为: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气管气流,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施救时,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及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时,患者可将身体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