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健康】

应警惕中药的毒副作用

  不少人认为,中药治疗安全廉价。然而医疗实践则认为,中草药治疗也绝非万无一失。近来因中草药配伍或服用不当引起的肝、肾毒性病例越来越多。今年39岁的岑女士就为此吃足苦头。  

  家住杭州郊县的岑女士,长期以来月经不调,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颇为苦恼。不久前,小姐妹聚会时有人介绍,可以中草药治疗,副作用也小些。于是岑女士兴冲冲专门到一家中医院改服中药方剂。

  连续服用了将近1个月后,岑女士身体非但未好转,反而每况愈下,渐渐地,她感觉四肢无力、胃口明显不好,没多久连尿色也越来越黄,方知不妙,她连忙到当地医院检查。肝功能显示明显异常:谷丙转氨酶 980U/L(正常值40内),谷草转氨酶AST 470U/L(正常值40内),总胆红素 268.8微摩尔/L(正常<17.1微摩尔/L),情况严重,把岑女士吓了一跳,马上转诊至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

  感染科主任医师潘红英,给患者做了全面的检查,排除了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他病因,考虑陈女士得了药物性肝炎可能。岑女士提供的方剂中,每一贴内含“制首乌”,但药剂专家审视后认为并未超量。目前陈女士得到了针对性的治疗,病情已经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潘红英介绍,在临床中发现,中药引起的肝损害个体差异很大。有些人较小剂量就可以发生,有些人可以用到很大剂量,并且是在较长时间后才出现,还有些人则不会发生肝脏损伤。虽然说因人而异,但是一些需要长期吃中药或者想吃中药调理身体的人,需要重视这个问题,在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测肝功能。

  潘红英介绍,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几千年来,人们将它用于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大家普遍认为它是天然的,没有什么毒性,其实不然。中药导致肝损害的病例在门诊中也有。有些病人已经发病却没有认识到是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的中药中,有我们熟知的毒性药物,如何首乌、雷公藤、蜈蚣粉、斑蝥、雄黄等。 

  近年来 ,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日趋上升,因黄疸而住院病人中2%~5%由药物性肝病所致。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中草药占23.4%。然而,一些药物性肝损伤,仅发生在少数的服药人群中,认为系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所致,常与药物剂量无关,可以认为是中草药的“过敏”,损害一般较弥漫,可伴随发热、皮疹、关节痛和嗜酸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急性的用药后,几天就发病;慢性的可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后发病。有些病人已经肝损伤了,但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一旦有其他疾病才发病,这种情况下,发生重症肝病机会就比较大了。

  潘红英提醒广大市民,吃任何中药时,都应去正规医院中医师那里进行详细的把脉、问诊,再确定你适合哪方面的中药。同时不要长期使用带毒性成分的中药,这会在未知觉情况下导致慢性肝损害。如果在中草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肝损伤,应立即停止可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并马上到感染病科就医。宋黎胜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07 应警惕中药的毒副作用 2016-04-29 2 2016年04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