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健康】

怎样科学看待 食盐加碘

  □特约撰稿  李艳鸣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迅速上升,特别是在女性中高发。最近,一则“加碘盐,可把老百姓害苦了”的网文被大量转发,“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传言和“沿海地区是否需要补碘”的疑问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甲状腺疾病为何高发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减退症(甲减)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甲减若能及时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但甲亢近年来有增高趋势。还有,近年来,甲状腺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甲状腺结节在一般人群中的临床患病率约为4%,随着高分辨超声等影像检查的应用,发现约50%的普通人群可检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也明显增高,其中以女性人群为著。我国一些地区的报道也显示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全民食盐加碘及碘缺乏病消除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上述疾病构成了巨大的患者群。

  近年来,由于全民食盐加碘,使环境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是否因全民食盐加碘使甲状腺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国内外已公认,全民食盐加碘可引起甲亢发病增加,这包括加碘后可使一些功能自主性结节转为高功能结节,使隐匿性Graves病变为显性甲亢;还可使甲状腺自身抗体检出率及桥本甲状腺炎发病增加,这些影响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然而,全民食盐加碘并不会提高甲状腺癌发病率,但可使甲状腺癌的组织类型发生变化,使滤泡性癌和未分化癌的比例下降,乳头状癌的比例升高。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明显好于滤泡性癌和未分化癌,故这一偏移对人类健康是有益的。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高发主要是甲状腺微小结节和微小癌被高分辨率检查手段发现之故。

  食用加碘盐不宜一刀切

  高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非常密切,不仅碘缺乏可以引起一系列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碘过量同样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变化,促进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长期摄入过量碘,可导致人群甲状腺功能发生明显改变,主要使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多数发生在新生儿或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人群中,表现为自身免疫增强。高碘对人群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影响不大。另外,高碘可使桥本甲状腺炎患病率增加。高碘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主要是使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应根据各个地区自然界碘元素的含量及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的不同,将碘量控制在合适安全的水平。因地制宜供应碘盐,使该地区尿碘处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碘营养状态的安全范围。 

  针对近期有关“食用碘盐导致碘摄入过量”、“沿海地区居民不宜食用碘盐”等说法,医学专家指出,在低碘地区如果食用不加碘食盐,碘缺乏的风险远远大于碘过量的风险。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升高。各地报道有所差异,一般人群中通过医生触诊的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201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中国10个城市进行的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患病率为11.6%、甲状腺多发结节为7%。甲状腺结节多见于老人、女性、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人以及有过放射性暴露的人中。

  甲状腺结节该如何治疗

  多数甲状腺结节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为偶然发现颈部包块或健康查体时经触诊或超声检查发现;结节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往往和临床表现无明显关联性,若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或甲减时可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因甲状腺结节而引起颈部压迫、声嘶及吞咽困难等症状较为少见。

  甲状腺结节中多数为良性结节,只有5%~15%为恶性,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及预后不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和涉及的医疗花费也有显著差异,因此良恶性的鉴别是甲状腺结节诊治的核心问题。多数甲状腺结节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严重的甲状腺结节可以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一些影响和危害:1. 影响生活、工作、劳动效率。结节患者会因合并甲亢或甲减导致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工作效率低,严重者有合并突眼、复视等情况。2. 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多为一侧),患者发音嘶哑。3. 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的血液回流困难,患者面部呈青紫色的浮肿。4. 压迫气管(比较常见)。患者感觉呼吸困难,极严重者会有窒息感。5. 钙化癌变。部分结节会钙化甚至癌变。据调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直径如果超过1cm,其中有5%~15%可能会恶化为甲状腺癌。

  因此,甲状腺结节诊断首要的目的是明确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缺碘

  可致儿童智力低下

  碘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量均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健康成人体内含15~20毫克碘,其中70%~80%存在于甲状腺中。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规定:成年人每天碘适宜摄入量为150微克,孕妇及乳母每天为200微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每天1000微克。我国是碘缺乏十分广泛的国家之一,1994年,国家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除了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和河南是全国八个高碘省市,可以不需强制推行加碘盐,其余省市均全民食用碘盐。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KIO3)、氯化钠(NaCl)的食盐。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策略以来,碘缺乏病的发病率持续下降,使缺碘人群的甲状腺肿大率和患病率显著下降,提高了缺碘地区儿童智力。

  饮食中的碘来源主要有海产品和生长在富含碘土壤中的蔬菜。20年前,我国普及加碘盐,当时大多数人想吃点海产品极为不易,但现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丰富、海产品很普遍,饮食中碘的含量也逐渐上升。因此,营养强化的政策也应与时俱进,对于不同地区人群应根据环境中碘的含量高低,结合食盐的摄入习惯制定。2012年3月15日起,我国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食用盐碘含量》,明确规定食用碘盐中碘含量为20~30毫克/公斤,碘含量上限由原来60毫克/公斤调整为30毫克/公斤。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16 怎样科学看待 食盐加碘 2016-03-15 2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