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农业领域高能级大会相继举行
超4500个瓜菜新品种集中亮相
本报讯 200公斤的巨型南瓜、香飘四溢的光皮甜瓜、五彩斑斓的水果辣椒……近日,两场农业领域高能级大会——2025浙江瓜菜新品种大会、2025浙江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会暨第十届萧山优质种子种苗推介会相继举行,超4500个瓜菜新品种集中亮相。其中,在浙江(萧山)现代农业创新园主会场,就有228家国内外科研单位、种业企业选送的茄果类、瓜类、甘蓝类、白菜类等新优品种2510个。
在观摩现场,这些一般人闻所未闻的瓜菜新品种,给记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哇!真的假的!这是什么南瓜,怎么这么大?”在大会展台中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所谓的“巨型太空南瓜”,伴随人流记者来到种植巨型南瓜的大棚内,刚进大棚,一个个金黄硕大的“南瓜宝宝”引来了观赏者们的阵阵尖叫。“巨型南瓜长势很不错,太空环境下诱变效率高,能够更快速度筛选锁定优良性状。”杭州富惠现代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它们的亲本种子曾借助返回式太空飞行器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极端环境促使植物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返回地面后,育种机构对这些种子进行了多轮筛选,最终锁定了可遗传的优良变异性状,成功培育出兼具优质、高产与强抗逆性的太空植物新品种。
“三个里面‘翠雪7号’的口感最好,你们有种子卖吗?”寻着人声嘈杂的方向走去,记者在浙江省农科院展台前,看到三种果皮平滑、汁满肉厚的甜瓜引来种子经销商们纷纷观赏、品尝。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西甜瓜研究室副主任沈佳告诉记者,三个品种各具特色,‘翠雪7号’个头大产量高,中心糖度可达17度,口感松脆,成熟后果肉略带黄色,具有淡淡的香瓜味道;‘浙农蜜3号’是新推出的白皮红肉类型,果肉呈橙色类似哈密瓜,适合本地种植;‘翠玉2号’属于白皮绿肉类型,口感较软但松脆,糖度高且无异味,适合多次食用不腻,消费者们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进行选择。“除了甜瓜类,你看我们的西兰花‘浙青161’也很抗打,球形圆整、商品性强、高颜值,很受消费市场欢迎。”该院蔬菜研究所王建升研究员介绍,‘浙青161’是一种75天的中熟品种,株型紧凑直立,侧枝少,羽叶扭曲且蜡粉较多,花球高圆紧实,球茎不易空心,耐热性好、适应性强,亩产约1500kg,在云南地区的推广面积较大,可种植2800~3000株,产量极高。此外,该品种的西兰花适宜保鲜与速冻加工,价格相对较低,农民收入也可受益。
“温室里种植小番茄因果型大小近似樱桃,又名为樱桃番茄,品种是‘浙樱粉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阮美颖老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本次瓜果大会的新特优推荐品种、浙江省农科院的“明星产品”,‘浙樱粉1号’的表现十分抢眼。“它色泽鲜亮,糖度高,超过9.5度,和传统千禧小番茄相比,吃起来更软糯,类似爆浆,但又不是稀烂的口感,在浙江各地举办的樱桃番茄风味评比中,‘浙樱粉1号’曾多次被消费者称赞为‘好吃的小番茄’‘童年味道的番茄’。”在萧山临浦科研基地‘浙樱粉1号’大棚内,人们一边纷纷品尝陶醉于‘浙樱粉1号’的独特风味,一边聆听着讲解人员的介绍。
浙产优质自主品种不断“走出去”,也有全国各地的优质品种引进来。一种名叫‘寿研梦杨’的水果辣椒,是山东寿光爱维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续多年推出的特殊辣椒品种,也是本次浙江瓜菜新品种大会上的推广品种之一。“我们这个水果椒在同一植株上有多种颜色,你看它前有紫色,中间有金色,最后变成橙色,所以我们给这个品种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紫禁城’。”山东寿光爱维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关新红告诉记者,‘寿研梦杨’这种水果辣椒口感甜脆,兼具水果风味与独特质地,不仅味道甜美,还具有独特的脆爽感,与市场上其他水果辣椒产品相比,其优势在于甜脆兼具,此外,该水果辣椒颜色丰富亮丽,不同颜色可从同一植株上采摘获得,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
“闻香寻迹”,来到厦门中田金品种苗有限公司展台,一个个黄黑相间的玉米棒子散发出阵阵甜香,区域经理王幼枝介绍,香味源头主要来自叫‘晶玉黑甜’的品种,该品种乃黑色玉米中的独特品类,蕴含丰富的花青素成分,食用方式多样,既可熟食亦可生食,生食口感甘甜,煮熟之后则呈现脆甜风味,香气浓郁,口感上乘。此外,该品种展现出卓越的抗性,产量颇为可观,自南方至北方,其适应性极为广泛,无论何地均可成功种植,具有极强的地域适应性。
“阳台还能种瓜菜?”在阳台农艺展示区,一个一米多高的藤架上,挂着各种小南瓜,但藤蔓的根系却难觅踪影,原来,南瓜的根系收纳在一个小箱子里,箱子里装的是经过调配的营养液,不仅方便移动、肥力充足,还能避免虫害。“这个展区内的瓜菜都非常适合在都市家庭的阳台上种植,不仅观赏性强,也会让阳台变菜园,足不出户吃新鲜。”据介绍,“阳台农艺”是利用城市楼房中的阳台、天台、小院进行蔬菜种植,它不仅响应了社会对于纯天然绿色果蔬产品的需求,还能增加房屋面积的利用程度,美化房屋、净化空气。
除了眼花缭乱的瓜菜新品种,现场还同步展示了瓜菜种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备受与会专家、逛展农户们的关注。“助走式动力喷雾机”“人工智能气候箱”“毛豆收获机”……一批批育种育苗“黑科技”闪亮登场,通过新型实用农机、田间生产数字监测系统等设备的展示,进一步推动生产设施助力农业提档升级,为服务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提供了“智慧”力量。
本报记者 陈嘉宜 通讯员 张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