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出海赶上天时地利人和
——宁波环保“小巨人”井喷式增长的启示
1月15日,严寒,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内却是一片热气腾腾,厂房外,载着集装箱货柜的大货车整齐停靠,叉车来回穿梭……“20多个集装箱装的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成套烟气脱硫设备,即将运往印尼青山园区。”作为今年首个出海订单——印尼中青烟气脱硫项目,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跃展如数家珍,“这是首批下线的装备,下个月还有10多个集装箱要远赴印尼‘上岗’。”
开年即开跑。在“太极环保”的生产线上,4个海外订单正同时赶工期,数据显示,去年,这家企业“出海”订单创新高,占到年产值的40%。企业从单纯产品“出海”转向卖成套解决方案及系统,迎来爆发式增长,一年签下近1亿元海外订单。
太极环保的火热,折射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出海”的活力与韧性。
史跃展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企业出海的井喷态势。一方面,“小巨人”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出海能力突出。像“太极环保”自主研发的“DS二氧化硫脱硫技术”和“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拥有1项国外、30多项国内发明专利。另一方面,“专精特新”意味着细分领域,一国一地的市场有限,亟需开拓新成长空间,出海需求迫切。
“我们将产业链协同作为出海‘跳板’,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在印尼签下2个订单,另外还有三四个在谈项目。”史跃展说道。据他估算,随着印尼环保政策收紧,当地至少新增200亿元人民币的各类环保装备需求。
对于太极环保这样的“小巨人”企业来说,出海,迎击国际市场的打磨、沉淀,也是企业向更高层次转型的“蹊径”。
上个月,太极环保与远达实业(泰国)有限公司刚刚签约熔炼炉烟气治理项目。这两天,工程设计师正忙着用三维设计软件,为该项目量身定制DS多相反应器及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做国内项目,非标件可以到现场量身定制,但出海,一个个集装箱运出去,任何缺损或少件都会延误工期增加成本,这就要求我们所有部件进行模块化、三维化设计,对生产精细化生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史跃展说。
为应对“千里之外”的工程项目,去年,“太极环保”投资300多万元,对生产线进行全流程的数字化重塑,使得生产效率提升20~40%,成本降低10~15%,项目建设期缩短10~20%。陈醉 张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