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上,与会嘉宾热议人工智能——

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本报讯 去年,当ChatGPT出现以后,全世界都在关注人工智能要把人类文明引向何处。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的主题词就是聚焦“人工智能”。

  “AI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互联网连接创造的价值。”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过去30年,互联网的主要价值是连接,以平台作为载体,连接了人、商品、信息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服务。未来30年,AI将会全面提升整个世界的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一系列生产力革命。

  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则感慨:“我们已经身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变革时刻。”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正以不设上限的创新力量,深层次融入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未来,智能医疗可以帮助医生精准诊断,智能教育可为每个学生配备数字教师,养老陪伴机器人可以将老人的起居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

  新技术、新应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同时,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呼吁,也在论坛上被反复提及。

  “几乎所有的机器创新,归根结底都依赖于人类创新,算法学习的数据代表着某种形式的人类活动,如果人类创新者得不到报酬,机器学习所需要的优质数据终将枯竭。”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高锐表示,应当确立人类创新的首要地位,确保人类创新能够得到回馈,从而惠及并丰富人工智能创新成果。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在此情况下,怎样才能保障新兴的人工智能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网络空间已成为新竞技场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实现普惠共享?

  技术在不断迅猛发展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或跟上发展步伐?

  论坛上,加纳科网董事长尼·奎诺的接连三个“灵魂拷问”,让现场嘉宾陷入深思:当这些创新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又该如何不落一人,构建一个普惠的数字世界?

  “AI对人的意义应该是正向的,与人的关系是协作,而不是要替代人淘汰人,所以大模型的第一个场景应该是科技平权下的人人普惠,人人智能,消除数字鸿沟。”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态度鲜明。在具体实践上,他们打造了AI搜索、AI办公,帮助亿万用户提高工作效率,解锁每个人的生产力。

  在货拉拉创始人周胜馥眼里,传统行业应该善用“互联网+”。他提到,10年前,“互联网+物流”的新模式渐渐成型,货运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货拉拉正是在国家和时代赋予的机遇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如今,在货拉拉平台上,超过1亿的货主可以用普惠的价格在10秒钟内叫到合适的货车,700万名司机也得到了就业机会。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普及,更多的是人类社会和道德价值的再审视。”马来西亚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说,随着技术的迅速进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确保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福祉、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在张念群看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不应只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事,它是全球共同的财富,跨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连接全球每一个个体和社会。

  智能向善,更需要以人为本。在医疗健康领域,蚂蚁集团和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推出了“安诊儿”,能够提供智能化的数字陪诊的服务,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家医院服务超过1000万人次的患者。

  “AI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我们也需要承担它带来的责任,守护AI的安全,防范AI带来的风险。”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推动AI向善而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就企业来说,要恪守科技伦理,保护数据隐私,促进技术创新,他们也将这一套伦理规范嵌入到了蚂蚁科技研发和产品研发的全生命周期。

  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这是乌镇峰会留给大家的考题。郑亚丽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2024-11-22 2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