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AI+金融”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四期浙江国际金融学术沙龙举行

  本报讯 AI技术与金融结合将会给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带来怎样巨大的变革?11月1日,在第四期浙江国际金融学术沙龙上,来自浙江省内各高校、金融机构的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实践体会进行了交流。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科技金融时报、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院联合主办。

  “生成性AI,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在金融领域引起了对相关技能需求的激增。”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院长马丹教授在《AI+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优化》报告中,介绍了如何利用AI技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对普惠金融的生态体系进一步进行优化。

  马丹介绍说,普惠金融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是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这就形成了普惠金融需求的短、小、频、急、险等特点,使普惠金融服务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成本高、风险高等难题,“AI技术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贷前降本增效,贷中进行精准服务,贷后风险可控。”

  马丹同时认为,中小银行是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大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应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和市场化竞争原则,应遵循适度、渐进下沉策略,为中小银行保留合理的业务空间和缓冲空间,从而激发中小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协同促进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

  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数字经济与全球经贸规则研究院院长、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程惠芳对金融业如何助推高质量发展、解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她表示,金融强国需要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制造业强国等全方位强国体系的支撑,金融机构要体现人民性,企业将来也可以凭信用贷款,要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她认为,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要做好相关风险管理,包括防范数据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关注黑客对金融系统攻击性增强、对数字金融的监管要跟上、培养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复合性人才等。

  杭州银行科创金融事业总部副总经理徐伟介绍了杭州银行科创金融如何运用AI+,来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打造生态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实践体会。

  “我今天用的这个PPT是AI制作的。”信达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谢长进在报告伊始时说。他从投研模型架构、金融行业探索、落地挑战难点等三个方面,介绍了AI+期货如何引领未来投资的智能时代。他认为,当前AI技术在投研方面的应用包括撰写报告、风险管理、量化投资、智能投顾等,而落地的主要挑战在于可靠性、成本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监管。他坚信,“AI也是金融强国一支重要的力量。”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褚杉尔、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陈梦涛分别就“绿色金融试点对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颠覆性技术创新——来自专利网络与SBERT模型的证据”等研究课题,进行了学术分享。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余晨阳、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王陈豪分别对上述分享进行了点评。

  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金雪军教授在总结时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当前的难点和重点工作,它的基本特征是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时代特征是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他建议,用综合金融的发展保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用科技金融的发展保证其先进性,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保证其安全性;用数字金融的发展来体现其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金融五篇大文章里,数字金融是支持其他特色金融发展的有力工具。”金雪军表示,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希望学术沙龙这个联通学界与业界的平台今后能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报记者 江英华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AI+金融”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1-05 2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