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以“C位就座”致敬各类人才
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龙港经验”
本报讯 “龙港始终把科技人才和企业家作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9月9日,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龙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龙港市委书记何宗静表达了对人才的强烈渴求。
5年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复函浙江省政府,同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2019年9月25日,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5年来,龙港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顶格实施“万龙归港·人才优政50条”等举措,主打的就是“无差别”留得住、“扩就业”过得好。
“5年建成56万方大孵化器集群,相继落地龙港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打造近悦远来的‘青年理想地’,每年新增大学生数较设市初翻一番。同时,以最高礼遇广邀‘城市合伙人’,以‘C位就座’致敬企业家,每万人经营主体拥有量居全省前3。”何宗静介绍,紧扣“中国印刷城”3.5万家经营主体需求,龙港深化低收入家庭学业、就业、创业“三业”综合帮扶改革,创新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投用全省首家印刷包装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推出职业技能等级企业自主认定等“问企识才”7条举措,打通了“职工增技、企业增效、家庭增收”的共富路径,年均城镇新增就业6700余人。
在各类人才的加持下,过去5年,龙港全面布局以青龙湖科技城为核心的“六大科创体系”,与国电投、华中科技大学共建青龙湖实验室,建设龙港市科创产业中心、专精特新孵化园、高端机械智造园、印艺小镇客厅等四大孵化器集群,落地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龙港产业学院,组建龙港市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联合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研发机构数量翻两番,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两倍,科技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印刷包装、新型材料、绿色纺织等三大传统产业分别实现年产值超200亿元、190亿元、110亿元;2020年至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从6.5亿元增长到20.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近一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院院长潘治宏在发布会上表示,龙港紧扣新型城镇化“人、地、钱”等关键问题,探索推出“城市合伙人”制度等创新举措,促进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全面布局“六大科创体系”,迭代深化创新联合体模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最优生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龙港经验”。
何宗静透露,龙港将全面对标浙江省委“三个再”“五个更”奋斗目标,统筹打好“创新联合体+科技副总”“市场化基金+专业化招商”等组合拳,高效运营浙南低空经济科创孵化基地,抢占新质生产力“新赛道”,打造温州都市区副中心硬核支撑。本报记者 李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