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春雷:点“绿”成金,贡献“国镜”力量
今年7月,总投资20亿元的科伦药业和云南联铭高端制剂及保健食品项目正式落户龙泉并由国镜药业承接,目前,国镜药业已忙着落实新生产线事宜,准备建设世界一流的全自动化、全信息化生产线。
“我们的3条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24小时不间断生产,还是供不应求。”浙江国镜药业总经理牟春雷告诉记者,为了应对新项目扩大产能的需求,公司与温州医科大学携手,在位于龙泉—萧山“飞地”产业园的杭州国镜药物研究院组建专业的项目团队,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为项目新落地做好全面保障工作。
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现代制药企业,也是浙江省大输液产品的龙头企业和浙江省首批、丽水市首家“无废工厂”。跟随牟春雷走进国镜药业全自动化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记者看见的是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飞速运转,一瓶瓶大容量注射剂经过灌装、灭菌、灯检、包装等工序后,成功下线,整个流程可谓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谈起国镜药业的发展史,原来全省生产大输液的“单打冠军”也并不是一蹴而就。2010年,在国内外共有87家子(分)公司的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国镜药业85%的股份后,国镜药业就此成为了科伦的控股子公司。也正是那年,时年26岁的牟春雷受科伦总部委任“下江南”,来到丽水龙泉担任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2010年来到龙泉时,国镜药业资不抵债,各项数据均拖了集团后腿,排在科伦全球子(分)公司的倒数几名。由于不少科伦的子(分)公司也生产大输液,在销售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国镜药业的生产成本却完全失控,大大超过预期,这让我很伤脑筋。”牟春雷说,“就拿蒸汽来说,当时生产一瓶大输液的蒸汽部分成本,就超过了集团给我的总成本指标。”
国镜药业主营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固体制剂、口服液溶剂等大输液系列产品,而生产大输液对原水的要求非常高,并且要求企业在生产环境是无菌的。要想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牟春雷必须要带领企业走出一条绿色高效的发展之路。
“我当时考虑到要充分利用龙泉丰富优质的水资源,所以就大胆尝试让国镜药业当了一回彻彻底底的大自然搬运工,以降低水处理设施的负荷,减少耗材使用。也正是这项决策,让我们的企业生产成本从那个时候开始了首次下降。”牟春雷介绍,“科伦其他子(分)公司每年仅水纯化处理的投入资金就非常多,国镜药业的原水取自龙泉溪和龙泉地下水,水好、杂质少。其中,龙泉原水电导率是成都自来水的四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在同等的情况下,国镜药业比科伦药业其他子(分)公司水纯化处理的成本要少四分之三。此外,丽水龙泉优良的空气质量,降低了高效过滤器的更换周期,较其他城市系统的维护费用下降近60%,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点“绿”成金成了牟春雷带领国镜药业逆袭的一大利器。秉持着以高新技术支撑高附加值产品的低碳发展之路的理念,自2010年以来,牟春雷带领国镜药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企业发展步入逆势上扬阶段。2013年国镜药业学习“丰田”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开启全面精益生产;2017年新工厂搬迁,进行全面的自动化、信息化产业升级;2019年每年营收6%投入研发(不少于3000万元),国镜药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2年从科伦药业拆分,引进战略投资人等股东成立杭州国镜药物研究院,形成科工贸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2023年获批丽水市首个国家化学三类药……正因为国镜药业的迅猛发展,其成功获得了科伦药业和云南联铭等投资方的青睐,总投资20亿元的项目让国镜药业承接,按照投资计划,此次签约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其中第一阶段投资5亿元,在经济开发区国镜药业二期厂房建设新的生产线,计划于2027年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将继续投资15亿元,启动第二阶段项目建设,待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该项目产值可达40亿元以上。
牟春雷表示:“医药产业一定是技术竞争的市场,作为行业的领头型企业,必须要做到引领行业的技术型发展。未来,国镜药业将坚定不移做好主业,提速研发布局,拓展延伸产业链,争取用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丽水龙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企业力量。”本报记者 施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