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标准化栽培技术打造“路桥西瓜”靓丽金名片

产量提升15% 甜度高达14%

图为西瓜“一品一策”团队在农垦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指导

  炎炎夏日,来一口清甜的西瓜是解暑的最佳选择。在台州市路桥区农垦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个个浑圆饱满的大西瓜掩映在茂密交错的藤蔓间,工人们正忙着将已成熟的西瓜进行采摘、搬运、装车供应市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几年,我们西瓜的品质越来越好,一到成熟季节,各地的客商都主动上门收购,不愁销路。”农垦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四飞告诉记者,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西瓜“一品一策”团队的指导下,基地的栽培技术得到进一步地更新和标准化,种植的西瓜屡屡斩获大奖:2020年,这里的“黄琅西瓜”入选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在2023年浙江精品西瓜评选活动中,基地的“黄蜜”牌“8424”西瓜获优质奖并入选浙江省首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2023年,台州市路桥区农垦开发有限公司优质西瓜绿色生产基地获“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称号。

  台州市路桥区种植西瓜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约1.3万亩,近年来,路桥西瓜产业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路桥西瓜对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病虫害综合防治、绿色产品发展、品质提升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团队在经过调研后,围绕路桥西瓜全产业链存在的风险隐患点,编制了《路桥西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手册》。”项目负责人郑蔚然介绍,《手册》从基地选择、栽培管理、采收贮运、包装标识等环节为路桥西瓜产业量身打造了一套全程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标准化模式,让瓜农有标可依。

  在品种选择方面,团队推荐了一批优质高产、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如中果型瓜早佳8424、小果型瓜早春红玉等。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而且产量高、口感好,深受农民和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与其他露地西瓜主产区错开季节上市,加上当地倒春寒和梅雨的影响,在栽培管理方面,团队指导路桥瓜农采取设施栽培方式,并在《手册》中,对大棚材质、朝向、连栋大棚间距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样的模式可以让西瓜提早上市,让瓜农获得更高的收益。

  “在4月走进大棚,你还会发现我们这里的西瓜不是‘躺’在地上的,而是改为‘吊’式生长。”李四飞介绍,在团队的指导下,基地还开展了立体栽培,让西瓜在空中生长结果。“这种方法不仅能让西瓜均匀受光,保证口感和色泽俱佳,同时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西瓜产量。”

  安全用药也是农户和消费者关心的热点。“团队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让我们瓜农受益最大。”李四飞表示,以往,农户为了控制害虫,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成本高,还影响西瓜品质和环境。“团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各类农药的特性、正确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使用时机,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还保护了生态平衡,西瓜的品质也得到了保障,市场反响特别好。”

  据了解,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西瓜种植的绿色方式,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清洁生产等技术,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保障西瓜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食品安全。例如在生物防治方面,团队推广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如在西瓜地里投放捕食螨来防治红蜘蛛,利用七星瓢虫或异色瓢虫等来防治蚜虫,通过“以虫治虫”的方式,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种植好品种,把好品种种好,销量自然不会少!”李四飞说,一整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改变。现在,基地的西瓜产量每亩能达到2500公斤,较以往提高了15%,开售价格高达7.6元/公斤,今年年产值将超过6500万元。

  此外,西瓜的品质也有了明显提升,不仅外观更漂亮了,品尝起来也更加脆甜,可溶性固形物(甜度)最高能达到14%,比项目实施前提高2%。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试验,如今这套优质高产的西瓜栽培技术体系已经声名远扬。除了路桥,这套技术在嘉兴平湖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就在近日,团队还与宁夏农林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团队将把西瓜“一品一策”技术带到宁夏,合作开展感官指标和营养品质指标检测分析,推进西甜瓜标准化生产,打响当地西瓜品牌。“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总结更多好经验、好技术,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郑蔚然说。本报记者 陈路漫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产量提升15% 甜度高达14% 2024-08-02 2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