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高能级科创平台直接建到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浙江探索(一)

  编者按

  眼下,浙江正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和藩篱,奋力书写“创新深化”大文章,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本报今起推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浙江探索”系列报道,聚焦浙江各地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在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展示厅,第7块展板似乎时刻散发着“明星”光环。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商联、浙江省委常委会在宁波调研期间,都曾到过我们公司,主要负责人不约而同都在这块展板前长时间驻足。”永新光学总经理毛磊介绍。

  展板魔力何在?

  “光电分院落户永新”,短短8个字的展板标题,一语道破。

  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是永新光学、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方于2019年底共建的,为的就是推动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双一流”A+学科在宁波落地,服务宁波市“246”产业中的千亿光电产业发展。

  彼时,浙大宁波科创中心成立不久,正为科研建设用地发愁,永新光学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伸出橄榄枝——将分院建到他们企业里去,由他们免费提供科研场所、部分贵重研发仪器、补贴水电开支、提供合作项目及配套经费等。

  身处永新光学,光电分院却是“自由身”,研发方向自由,不受永新光学干涉,可为任何单位提供科研服务。

  转眼近5年时间过去,光电分院展现出了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从2名专职教师开始,发展到现在拥有专职教师11名以及来自浙大本部的5名兼职教师,并在2021年开始每年招收10名研究生。光电分院(常务)副院长陈彪透露,光电分院场地一扩再扩之后,近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扩张。

  “对双方而言,都是‘近水楼台’。我们是工科专业,平常也经常跟企业打交道,在企业里面做科研,交流更方便,也更多,双方的互信会增加,会第一时间知道企业层面掌握的信息,这其中很多信息在高校是听不到的,也多了技术以外的审视角度,避免了沉溺于技术自身的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这对做一些落地的事情帮助非常大。对我而言,近两年我更加清楚我所研发的新技术,如何更高效地推销给相关企业,加速了研发周期,短短3年左右,已经跟多家宁波本地企业建立了互信,远超在高校时期。”随着光电分院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陈友华老师说。2023年,他已晋升为浙大教授。

  陈友华坦言,他一开始也曾怀疑过将光电分院建到企业里去的做法。“只要企业有产品和技术升级迭代的需求,双方能一起做的事情就非常多,避免了待在高校里面,经常搞成的那种‘一锤子买卖’的科研模式。”

  “这些年来,分院在学术上和技术研发推广上都取得丰硕成果,分院专职人员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3的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成果应用在企业产品中,产品累计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陈彪介绍,分院11名专职教师中有8人已经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科研成果是不是为社会服务,是否切切实实服务于国家战略,我们企业也有一定的发言权。”毛磊表示,中国高端光学显微镜市场空间巨大,但长期被外国企业垄断,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永新光学承担着高端光学显微镜国产替代的重要任务,通过与光电分院的合作,永新光学生产出应用于嫦娥二号、三号、四号人造卫星上的光学镜头,并打破显微科学仪器领域的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已实现从0到4%的国产化替代。

  毛磊表示,应用型技术可以在大楼里写,但是要做出产品来,一定离不开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合作,只有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生根开花。“光电分院落户永新,把根扎在永新,是多赢的局面,我们一定要把它建设得更好。”

  高能级科创平台建到企业里,在国内还属新事物,但在国际上,这一做法并不陌生。曾在瑞典皇家工学院做过访问学者的陈彪,对瑞典皇家工学院在西斯塔科学城设置的类似机构,印象深刻。“三十多年过去,运作还非常成功。不过与他们相比,我们更进一步了,方向更集中,与企业也更接近了。”

  本报记者 尤成勇 李伟民 通讯员 柯溢能 杨萝萝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高能级科创平台直接建到龙头企业 2024-06-18 2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