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浙江解读
第十七届浙江金融投资论坛暨2023年省国际金融学术年会在杭举行
![]() |
浙江省国际金融学术联盟正式成立。本报记者 陈嘉宜 摄 |
本报讯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一方面是为强国建设提供相对应的高质量的金融支撑,一方面要在国际金融大战中守得住、打得赢。”在1月13日举行的第十七届浙江金融投资论坛暨2023年浙江省国际金融学术年会上,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金雪军就新的一年金融如何应对新发展阶段这样回应:2024年将会是金融领域再上新的台阶之年,“先稳定、再向好”是相对宽松的货币、财政、产业等政策的基点。
本届论坛年会聚焦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从政策分析、趋势研判、实践探讨,以及围绕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知识产权金融、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等方面进行研讨、分享和交流,推进金融创新研究和合作,吸引了省相关部门领导、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学会会员、特邀企业家代表、媒体等200余人参加。
金雪军认为,2023年是金融领域攻坚克难的一年,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形成了一委一行一总局一会一局的监管格局,有效加强监管,为投资者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各项证券市场政策相继推出,有效防范潜在风险,为我国金融体系注入了强劲的稳定力量;在政策合力下,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债券市场发行量与交易量均有所增加,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与生机。
会上举行了浙江省国际金融学术联盟成立仪式。该学术联盟由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科技金融时报牵头,联合浙江省36所高等院校、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心任务是围绕构建浙江金融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体系,建立学术研究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和成果应用转化,服务浙江金融强省建设。
本届论坛年会上,来自高校和金融机构的代表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浙大城市学院数字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谢文武在《金融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发布了《杭州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杭州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成绩亮眼,是国家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试验区及全国金融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城市之一,形成了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生态环境。该蓝皮书对金融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杭州市数字金融发展基本情况、金融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金融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案例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总结。
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李有星就“新公司法对金融投资业的影响与对策”进行了比对、分析。杭州银行科创金融部副总经理尤舒文围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分享了相关经典案例。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冀瑜分享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与展望”。
会上还为2023年度优秀论文和企业创新发展优秀成果颁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人民币互换与国际债券市场稳定》等54篇论文和“全球存托凭证(GDR)发行方式在科创板企业中的应用”等11个优秀成果获奖。(详细名单见A3版)
本届论坛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科技金融时报、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浙江金融投资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办。本报记者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