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科协】

丽水推进社会化科普扩圈提质

  本报讯 10月24—25日,2023年度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人员培训暨丽水市民间特色科普场馆现场会在丽水市莲都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协主办,丽水市科协承办。省内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省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特邀代表、丽水市民间特色科普场馆负责人等参会。

  浙江自2001年起,在全省实施了科普教育基地的培育和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市级及以上基地1043家,其中国家级51家,省级253家,市级739家。丽水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1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2家。

  “丽水以构建科技馆体系作为科普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科普化,加快推进丽水市民间特色科普场馆建设,对丽水9个县(市、区)富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的展示馆、体验馆、博物馆等民间场馆进行科普化利用。”丽水市副市长卢彩柳表示,丽水将加强与各地科协、优秀科普教育基地交流与合作,携手促进丽水市民间特色科普场馆在内的科普场馆体系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近年来,丽水市科协在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聚力创新发展大局,将丽水科技馆建设纳入全市科普公共服务体系中。2022年8月,丽水科技馆升级为科技公园并正式动工建设,占地规模201亩,总建筑面积28406平方米,总投资6.3亿元,科技馆副馆计划于2024年10月底前完工,主馆计划于2025年2月完工。

  为充分激发社会资源的科普功能,丽水市科协对全市具有科普价值的民间科普场馆开展专项调研,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丽水市民间科普场馆命名与管理办法》。《办法》提出,激励各地各单位建设富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的民间科普场馆,并对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建立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示范性场所进行奖励;构建起以科技馆为龙头、科普教育基地为纽带、民间特色科普场馆为支点,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为延伸的山区科普场馆体系。首批获命名的13家民间特色科普场馆,覆盖了丽水9个县(市、区)和丽水开发区,涉及生物、中药、非遗技巧和农业、工业等领域,带动了社会资源提供科普公共服务,形成政府节约、民间获益、公众欢迎的三方共赢新机制。

  会上,中国科技馆资源管理部主任、副研究员龙金晶、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陆杭军,分别从科普教育基地中的实体展品、依托实物展品构建科普活动体系、场馆科普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人才培育、科普科研等方面阐述了科普基地(场馆)展品资源的建设及应用,提出科普教育应关口前移,走出“浙里科普”的特色之举。

  丽水市科协、建德新联文旅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市鄞州区科协、丽水艾莱依COOL科技馆等相关负责人围绕民间特色科普场馆建设、提升科学素养、深化科普实践、创新区域科普阵地建设、科技馆科普工作等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本报记者 徐军 施洋洋 陈旦


科技金融时报 【科协】 00003 丽水推进社会化科普扩圈提质 2023-10-27 2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