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迎来半年考
杭州全力打造全国概念验证之都
杭州首批认定的15家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于去年年底正式授牌,经过半年多的运营,它们发展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7月21日,杭州市科技局召开概念验证中心创建过程评价会,15家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参与现场答辩,接受专家“检阅”。
评审现场,15家创建单位分别从项目来源、验证模式、基金配备、核心团队、科研仪器、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杭高院院长王建宇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申报单位的功能定位、建设路径、验证模式等进行了评价。
“我中心现有一期科研大楼及工程化中试基地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并建立了涵盖光学、电学、热学、结构及成分性能的测试平台,设备原值与材料投入6500万元。”杭州市光机所光电功能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副主任齐红基介绍起了中心取得的进展。
据介绍,截至目前,光电功能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已验证与孵化项目22个,投入资金1.46亿元,从事概念验证服务专业化人才42人,并成立了一支光电产业基金,实际到资2.56亿元。“一个个项目正在开花结果,如中心的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晶圆项目目前已完成0.5亿元的A轮融资和近亿元B轮融资,在3年时间内实现了8倍的增值。”齐红基说。
企业也是科技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德诺高端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瞄准高端医学装备领域,为从创意到临床解决方案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提供一切必要的验证条件。经过半年运作,验证中心共有8个项目已经入库正在开展验证。其中“水凝胶心肌修复技术”经验证为国际领先,目前已完成首例FIM临床,准备开展大规模临床。
在听取汇报后,王建宇表示,首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是各个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典范,杭州市开展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对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建议,各家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在创建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管理部门要优化验证绩效评价机制,推进中心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为推动概念验证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要坚持提高成果转化率的初衷,遵循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化的原则,实现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差异化发展。” 杭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品芳表示,杭州市正在完善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考核细则,他希望各位专家、创建单位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他希望各个概念验证中心要在模式、机制、科研改革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赋能成果转化。
杭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王歆强调,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全国概念验证之都是首选地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要牢记工作初衷,按照“成熟一个、认定一个”的原则,高质量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对当前创建中存在的“验证功能少、孵化功能多”“外部验证少、内部验证多”“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引导来解决,切实增强概念验证中心的生命力。本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