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全球首款全隔离“超充电驱”动力总成产品上市

实现全隔离高功率低成本超充

  本报讯 3月24日,由温企浙江汉铭博新能源有限公司(极动力)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全隔离“超充电驱”动力总成产品正式上市。会上,极动力分别与蒙凯集团、维度资本签订了首批500套动力总成的供货协议、总金额1.3亿元的投资协议。

  极动力CEO朱正茅介绍,“超充电驱”技术通过将传统电驱的核心零部件的复用,构成了一个全隔离的超大功率车载充电机,实现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机和电机逆变系统作为动力部件,为车辆提供驱动力;车辆充电时,电机逆变器作为大功率全隔离车载充电机,为电池快速充电,实现低成本高功率快充。

  全隔离“超充电驱”动力总成具有全隔离、高功率、低成本三大优势特点。“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用‘超充电驱’自建充电桩体系,大约可节省90%的成本。比如安装一个功率为80KW的交流快充桩,市场投入约4万元,而使用‘超充电驱’,电桩投入成本约4000元。同时,借助‘超充电驱’建成的交流充电桩,其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0年,较现有直流快充电桩3年的使用寿命,高出2倍多。相当于用十分之一的投入成本换取3倍使用寿命,直接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桩成本高的压力。”朱正茅介绍道,该技术已成功应用在轻卡、重卡等多种商用车上。

  蒙凯集团董事长赵永胜表示,极动力“超充电驱”产品为新能源重卡提供了一个创新解决方案,实现便利超充的同时,还能让重卡搭载更少的电池,大幅降低车辆制造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益。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心理事长韩永领博士说,电动重卡以换电为主流补电模式,存在整车自重过重、换电站投入过大、换电站数量过少、换电使用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不利于电动重卡推广。而“超充电驱”的充电桩建设成本仅换电站的3%,完全可达到现有换电重卡的使用工况,降低了电动重卡综合使用成本,甚至大幅低于柴油重卡。

  维度资本董事长厉汉华表示,极动力的“超充电驱”技术实现了全隔离、高功率、低成本的超充效果,是商用车解决碳排放的理想方案,高达数千亿的商业机会有待极动力去挖掘。

  本报记者 徐慧敏 通讯员 胡明辉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实现全隔离高功率低成本超充 2023-03-28 2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