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累计吸引9.6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实验室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之江实验室协同创新“生态圈”越圈越大
![]() |
本报讯 3月17日,之江实验室新址启用暨协同创新生态建设推进会在杭举行。会上,之江实验室与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省工商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等7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先进计算机、智能超算、人工智能、5G车联网、智能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领域,通过设立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合作等方式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大会还成立了之江实验室·知名浙商协同发展委员会。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之江实验室在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征程中坚持开放环境下的自主创新,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3年多来,之江实验室集聚了近2000名高端人才,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重大科研成果,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发展态势正逐步显现。同时,立足科研基础,之江实验室探索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9.6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实验室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为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领域的成果产出提供产业牵引。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期盼与之江实验室构建起更加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坚持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导向,结合双方技术和平台优势,探索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灵活的合作机制,构建起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方融合的创新机制,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发展。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天能集团作为浙江省制造企业,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全省数字化改革大潮,把数字赋能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全面推动要素资源的整合,实现产业链联动和价值链协同,全力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到之江实验室参观调研后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更加坚定科技创新的大方向。”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表示,科技创新必须直面产业变革焦点,同时需要平台与生态的建设,多学科、多要素的参与,在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中不断催化、迭代科研成果。他说,期待未来在能源革命的燎原之势中,与之江有更多合作、更大作为。
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包云岗表示,希望通过与实验室的合作,在先进计算这个科研方向上取得突破,在芯片、算法、应用层面有更深入的研究,研制更多面向民用场景的专用智能计算机,早日产出科研硕果。
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表示,“未来,我们将坚定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突出智能计算主题,在注重前沿探索的同时,将应用研究与产业培育相结合,加强与国内优势创新主体的合作,协同创新、共谋未来,打造高能级创新生态。”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陈航 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