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房地产行业最近却始终未曾涉足
浙东建材“咬”定主业不放松
宁波的浙东建材集团近日好戏不断:子公司余姚中淳高科桩业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集团的第四个生产基地;浙江大吉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鄞州试生产,标志着该公司进军建筑工业化领域;而第五个基地也在台州筹建中,预计明年投产……
1984年,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44岁的邱兴祝开始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创业。38年来,在邱氏父子的带领下,浙东建材集团从昔日仅有5万元固定资产、20余名职工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如今总资产达40亿元、占地80余万平方米,集团年产值40多亿元,利润2亿元。
目前,浙东建材经营范围已从最初的水泥空芯板发展到涵盖预制桩及施工技术、地铁管片、装配式建筑多个领域。
浙东建材之所以能在传统产业的格局中成功实现品牌突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决策层“咬”定建材主业不放松。
38年来,浙东建材一直坚守建材主业,致力于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水泥制品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人们打造绿色、安心、美好的生活基础。邱兴祝说,他们围绕房地产做产品,却没有涉足房地产。
他回忆说,早在1995年,就有人建议其涉足房地产开发。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了。
在房地产大行其道迅速敛财的年代里,邱兴祝遭到了他人的“嘲笑”。有人说:“你做桩基和铝材,产业链离房地产最近却不去搞房地产开发,真傻!”
然而邱兴祝认为,“水泥制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从国外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坚守本业是企业发展之本。”邱兴祝要走一条坚守主业,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他说,浙东人坚持“专业领域的多方位发展”的稳步发展战略,执着地坚持在建材领域里拓展,坚持在建材领域里积累。
邱兴祝把企业经营权交给儿子邱风雷后,经常告诫儿子,企业是老一辈打拼出来的,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守实业的心态。
前几年,浙东建材开始大刀阔斧地从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进高端人才、领先技术、先进装备,加大研发投入,建成建材行业首个新型预制桩技术工程中心,成立行业首家院士工作站。
浙东建材数年“厚积”,终于迎来“薄发”时刻: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桩——静钻根植桩,实现抗强震、低噪音、无泥浆排放,轰动行业。随后,浙东建材又“快马加鞭”,加快创新步伐。近5年来申请专利90多项,获授权70多项,其中近半是发明专利。
2016年,浙东建材总投资超1亿元的“中淳构件”自动化地铁盾构管片生产线投产,全球最大断面的类矩形盾构管片也在该公司面世。张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