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科技大奖推进创新强省
几大关键词昭示今年浙江这么干
本报讯 1月27日上午,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最多跑一次:民生事项“一证通办”
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开通网上办理,6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7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打造稳定、可预期、法治化的最佳营商环境,力争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审批“最多90天”。
数字经济:率先开展5G商用
深入推进云上浙江、数字强省建设,率先开展5G商用,推广应用城市大脑,加快建设移动支付之省,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设立1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基金。重点打造100个“无人车间”“无人工厂”。
科技新政:设立浙江科技大奖
坚持创新强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设立浙江科技大奖。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超常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乡村振兴:振兴乡村产业
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加强乡村治理。完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实施万村善治示范工程。
浙江制造:打响品牌
编制实施制造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开展浙江制造示范市县试点,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持续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打响“浙江制造”品牌。
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世界超市”
全面深化eWTP试验区建设。做强“义新欧”班列品牌。加快建设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16+1”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义乌、青田等“世界超市”。
民营经济:实行“白名单”制度
实行企业帮扶“白名单”制度。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的平台和长效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
富民安民惠民:就业增收
坚持就业增收富民、公共服务惠民、平安建设安民。深化健康浙江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着力构建重点风险隐患清单式防控治理体系。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