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引擎”助推南浔科技企业赶超发展
在河南林州天平山完成提升高度为120米的悬崖电梯,让森赫GROS20观光电梯名声大噪。十余年来,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以平均每年八九项的速度,积累了86件专利,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度电梯世界工程奖、省级工业技术中心等荣誉。
在专利领域“跑马圈地”的森赫公司,实际上是湖州市南浔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缩影。在浙江科宁电机有限公司,企业每年的科研投入超过1000万元,通过高薪聘请上海二十一所的专家研发新产品,解决技术瓶颈问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坚守各项安全准则的同时,技术上的突破,让科宁公司赢得了更多“品质砝码”,也让“知产”高效地转化为资产。
如何在去产能、调结构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常态?南浔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打好专利质押和智产引领的组合拳,有效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据了解,去年,南浔区依托省科技云平台,整合创新券推广运用,已有130余家次企业申领电子创新券,补助金额170余万元,位列全省第四位。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增挂科技人才科,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新团队6个,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2451万元。
在保持专利“增量提质”的同时,南浔区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研发的太阳能电梯看似寻常,却获得了10件专利,并凭借环保、实用等远销欧美市场。“只有走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的道路,才能将企业发展壮大。”公司董事长钱江明说,目前企业共拥有专利100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
如今,一件产品造就多件专利的故事在南浔区时有发生。去年,南浔区成功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和全省首个省级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4136件,总量居全市第二,增长49.5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18件,占申请总量的31.87%,增长55.98%,增幅居全市第一;完成专利授权2641件,增长33.11%,其中发明专利179件,增长175.38%。
近年来,南浔区还全力推进科技保险和专利保险,发挥南浔科技银行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面向科技企业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激活企业专利后劲。
赵新荣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