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多了、师资强了,学生转专业更加理性了
浙农林大强化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报讯 刚刚参加完期末考试回到家,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242班学生阮承智就收到好消息,前段时间他提交的转专业申请已公示,下学期他将转到机电工程学院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跟班试读。试读期间如果不适应新专业,还可以向教务处提出放弃申请回到原专业。
阮承智的家人一直从事智能装备生产销售,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希望将来能继承衣钵,跟着家人继续开创智能装备方面的事业。进入浙江农林大学学习后,得知学校有转专业政策,他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努力拓宽知识面,在大一下学期提出申请转入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申请,经面试等环节,成功转入自己心目中的专业。
与阮承智一样,根据浙江农林大学刚刚公布的拟同意转专业学生公示名单,该校下一学期共有280位大一学生将转入新的专业。这些转专业的学生涉及全校大部分学院和专业,他们申请转入的专业近40个,约占学校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二。
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表示,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这些学生都将转入新的专业试读。试读期内如不适应新的专业,可以放弃转专业;试读期满后,学校正式公布转专业学生名单并为学生办理转专业手续。
“学校的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某些领域有潜力、兴趣和天赋的同学的成长。”阮承智表示,自己今后的职业定位,就是希望回家从事智能装备领域的就业创业,所以转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他觉得有助于自己更好的学习成长。
据了解,由于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不够了解等原因,每年总有一些学生经过一段时候学习后发现,录取的专业并不太适合自己,他们希望能够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然而,受师资、资源等限制,很多高校对学生转专业有诸多的限制和要求,学生转专业并不容易。为更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浙江农林大学从2017年开始不断优化转专业制度,让所有学生都有转专业的机会。
曾杭是茶学242班的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他发现农学专业可能更适合自己,而且他父母都是务农的,他对农业一直有着很深的情感,于是最终决定转到农学专业。曾杭说:“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很人性化,只要不是特别热门的专业,很多情况下学生都能转入自己理想的专业,有利于同学们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
“教学的改革、专业的调整,都是学校根据现有师资力量作出的调整,随着学校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学生转专业也更加方便。”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长郭建忠说,一边增加受学生欢迎专业数量,同时叫停不受学生欢迎、缺少特色优势的专业,“满足学生对‘热门’专业的需求,也促使每一个专业都能焕发活力和生机。”
“目前学生申请转专业,大多是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郭建忠说,这也得益于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只有专业建设好了,每一个专业都可以成为“热门专业”,学生申请转专业也会更加理性,“从另一角度来看,不仅满足了学生们学习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学生们的个性化成长。”
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