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紧接A1版)为做好润城置地中心及附近楼宇企业的服务、支持和保障工作,良渚街道亲企办专门设立润城置地中心服务点。

  “我们十分荣幸能成为街道‘一站式对外服务’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心负责人邱小姐介绍,“自服务点设立以来,我们陆续组织了近10场对接活动,为企业答疑解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此外,良渚街道还设有余杭区行政服务中心良渚中心、余杭区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良渚)等便民服务窗口,与增值服务驿站、亲企办服务点等特色服务阵地一起,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精准服务。

  需求导向,政企双向奔赴凝聚合力

  “终于等到你!街道的小伙伴们实在是太忙了!”一大早,海虹集团常务副总祝以文在街道办事处一楼门口“堵”住了正准备外出走访企业的街道工作人员,送上了一面一个多月前就做好的锦旗。

  2024年6月,海虹控股公司全新打造的沈括研究院正式对外开放。祝以文介绍:“我们建设了20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实验室,配备了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和研发设备,并聘请多位资深专家,构建了专业的检测实验室和研发实验室,非常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发项目。”

  街道得知情况后,专门为研究院量身定制了平台参观及业务交流等活动,定向邀请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前来对接,一方面帮助研究院充分展现在成果转化和检测验证等领域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则通过积极推动与持续跟踪服务,帮助研究院“牵线搭桥”,累计吸引了10余次对接,并最终促成落地的合作成果2项,帮助研究院先后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及浙江工程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共同开发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研究院已拥有相关领域核心专利74项。研究院主任董梅介绍:“例如,成功促成了固德高分子与沈括研究院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成果转化合作。这一技术的突破意义非凡,它不仅能够实现减碳固碳的目标,还为高分子材料合成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打破了传统石油依赖的局限。”

  街道负责人介绍道:“一方面,我们依托良渚商会及其新生代分会渠道,举办企业家沙龙、座谈会等活动,分享各自企业发展经验、创新成果,开展跨界交流,探讨行业动态和前沿信息,拓宽视野、思维碰撞,谋求合作共赢。另一方面,我们也组织了街道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及时传达优惠政策、产业规划等信息,倾听企业家对街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企业家提出的问题和诉求,组织区直部门、机构共同开展交流调研,为企业排忧解难、答疑解惑,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做强做优做大。”

  值得一提的是,良渚街道积极打造“良企智服”政企互动服务平台,创建1+1+N的创新模式(即1套服务体系+1个动态企业数据库+N个企业增值化服务项目),通过定期推出良企汇、良享会和良友荟等服务交流主题,以“人力资源服务月”“知识产权服务月”“金融服务月”“政策兑现月”等内容为抓手,构建主题月助企机制,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难题。2024年累计承办各类主题活动20余场,服务企业460余次,服务人才600余人次,解决企业、人才各类问题300余个。

  “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数据中枢+线下网格管理’的立体服务架构,配备专业化的经济网格员队伍,以前端采集、中台处理、后端支持的立体化协同网络,确保实现产业服务触角全覆盖。”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完善‘余省心’平台功能,实现惠企政策一站式兑付,涉企问题高效闭环处置。2024年,‘余省心’平台累计兑付良渚企业1108家,发放奖补资金2345笔,下达资金4.42亿元。”

  下一步,良渚街道智能体将开始上线运作,主要实施路径为三步:第一步,通过开发企业侧智能问答系统,接入deepseek R1智能引擎,支持政策查询,数据分析功能;第二步,基于街道实际数据与企业情况,每季度更新政策库与本地化数据,提升系统响应准确率;第三步,对街道企业各类数据维度的训练,打造具备本地化功能能力专精的智能体。本报记者 蔡家豪 通讯员 唐雯 黄怡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2025-05-16 科技金融时报2025-05-160000200016 2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