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
浙江省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本报讯 为航运浙江插上“绿色之翼”,为浙江制造注入“强劲动能”。4月26日,浙江省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宣布成立,此举旨在立足浙江、服务全国,聚焦电动船舶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资源整合、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引导智能、绿色技术创新,助力浙江船舶产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海事局、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作为联盟指导单位受邀出席。
成立仪式上,70余家成员单位代表选举浙江省二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选举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浙江海港内河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瑞港绿能航运有限公司、杭州华是杭御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为副理事长单位,并通过联盟章程。
浙江省二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哲君表示,省二轻集团将全力构建智能船舶及海工装备“1+1+1+N”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好联盟理事长单位的纽带作用,切实做好“三个服务”:服务科技,推动创新发展;服务产业,搭建协作平台;服务行业,推动合作发展。推进“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助力电动船舶产业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贯彻落实《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实施意见》,为浙江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赵立龙博士、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产品处处长吴寅松先后从专业角度分析当前电动船舶市场形势及产业发展趋势、典型案例,并提出协同发展建议。
当前,全球范围都在积极寻求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电动船舶以其环保、节能等特点,正成为航运业转型升级、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2024年全球电动船市场规模已突破120亿美元,中国内河电动货船、景区电动游船、港口作业船三大场景渗透率年均增长超30%。2023年,为守护清水东流,13省市发布“电化长江”倡议;2024年以来,国务院、多部委连续印发“以旧换新”政策,包括大力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林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