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八婺多维赋能谱新篇
金华市银行业创新服务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
东阳农商行助力消费政策落地。 |
![]() |
建行金华分行组织开展金融促消费活动。 |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征程中,金融业肩负着激活经济血脉、服务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作为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银行业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本源,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挥洒浓墨重彩。
今年以来,浙江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消费、稳外贸等工作要求,部署开展金融促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设,助力经济社会稳健高质量发展。金华市银行业紧跟监管导向,紧扣实体经济需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金融答卷。从激活消费市场,到纾困小微企业;从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温暖特殊群体,到助推外贸企业征战国际市场;从改善外籍人士在华生活,到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一项项务实举措,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沃土,一笔笔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千行百业的“田间地头”。金华市银行业正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通讯员 卢小平 曾庆知 本报记者 赵琦
金融赋能 点燃消费新引擎
“这次换了辆五座的新能源汽车,特别适合全家一起出行。邮储银行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办理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整个购车过程顺畅无阻,丝毫未增加我的消费负担。”刚从4S店提了新车的王先生难掩激动。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金华市分行积极响应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通过组织客户试驾、深入市场商圈宣传汽车以旧换新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广泛推广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精准有效满足存量汽车消费者的更新换代需求。该行持续开展“乡村加油购车季”活动,让更多有买车、换车需求客户及时享受到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累计为近500位客户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金额超6800万元。
“白天忙于准备夜市摆摊食材,根本抽不出时间去银行办理业务。还好东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每周上门,及时为我们解决各类问题。”东阳市振兴路夜市摊主在办理一码通业务时感慨道。
东阳农商银行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精准聚焦消费市场的痛点与难点,创新推出“整街授信”服务模式。针对振兴路夜市这一“省十大商业特色街”,该行优化服务流程,构建“一次走访收集信息、二次走访提供服务、三次走访融入商圈”的服务体系,分阶段、有重点提供针对性服务,已为沿街58位商户提供一码通收款服务、60户商户授信,授信金额达1206万元。
金融创新 助企经济振翅高飞
近日,兴业银行义乌分行为浙江某机械设备企业发放了500万元信用贷款。这是一家主营针织及辅针生产,拥有11项发明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目前处于推进成果转化关键阶段,急需增加融资同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却面临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困境。
兴业银行义乌分行多次走访调研企业,了解到该公司创始人为金华市“双龙计划”特聘专家,提供了高适配度的无需抵押物的“人才贷”。“人才贷”根据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人才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设置差异化信用免担保额度,为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经营收入或已形成稳定经营收入的优质人才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最终,兴业银行义乌分行不仅成功为企业发放了信用贷款,还积极为企业争取利率补贴,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义乌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围绕地方实体经济需求,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该行创新建立“总行班子—支行行长—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四级联动机制,聚焦重点商会、协会、专业街、宗地企业、小微园区等重点客群,强化走访对接。针对义乌市场的百万商户,创新推出“商户E贷”,导入13个经营主体客户信息,覆盖超4万户商户。同时依托商城征信与市场数据资源,开展“整圈授信”,客户经理现场走访、PAD确认,商户可实现足额“一键获贷”。
温情守护 无障碍金融服务
走进农业银行金华浦江县支行营业中心,整洁明亮的大堂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智能叫号机前工作人员正俯身为拄拐杖的老人调整座椅高度。作为当地首家“5G智慧银行”,这里既有科技赋能的便捷,更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的温度——自助设备会主动调大字号,ATM机具旁永远备着消毒湿巾,“爱心驿站”总有一杯热腾腾的开水,适老健康台上常备着一台血压仪,防撞圆角设计的爱心座椅,每个细节都在诉说对老年群体的呵护。
“适老化”专区的打造尤为暖心:老花镜、放大镜静静地守候在填单台上,为视力不佳的老人搭建起视觉的桥梁;轮椅则折叠于适老化专柜旁。适老健康柜台里,工作人员定期为老人量血压时总会多聊两句家常;理财专区的专属养老金融顾问用方言讲解国债、大额存单等适老化金融产品。
从优化提升网点适老化服务场景到设计防电信诈骗顺口溜,每个改进都藏着触动人心的故事。如今,该行定期都会开展老年人茶话会活动,这里成了社区老人喝茶聊天的暖心驿站。
“证卡融合” 提升外籍人才体验
“有了这张卡,再也不用时刻带着护照了。还能享受和本地人一样的社保卡待遇,生活方便多了。”近日,在金华工作了8年的浙江师范大学外籍教授约罗·迪亚洛拿到了金华市首张“聚英卡”,标志着外国人来华工作证与社会保障卡“证卡融合”业务在金华正式落地。
至今年2月底,金华市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人士共有8868人。工商银行金华分行扎实做好外籍来华人员的金融服务工作,凭借便捷、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目前,外籍人士持“聚英卡”,可在政务、医疗、交通、文旅等民生领域享受与金华本地人相同的200多项“一卡通”服务。在政务服务方面,持“聚英卡”可办理人力社保、教育、民政、住建等19个部门的政务事项;在就医购药方面,已参加金华医保的外籍人士凭卡可在全市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享受门诊、住院、药店购药等医保结算服务;在交通出行方面,持加载交通功能的“聚英卡”可在全国336个交通互联互通城市乘坐公交、地铁;在文化旅游方面,使用“聚英卡”可在金华的10个图书馆、97个阅读吧免费借阅图书,在12家博物馆免费入馆参观,在45个公园景区刷卡入园;在金融服务方面,“聚英卡”具备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银行卡的常规金融功能。
金融助力 外贸企业扬帆远航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中国银行金华市分行依托全球化、综合化的优势,第一时间组建跨境服务小组,将政策红利传递给区域内的外贸企业。
“以前办理业务,每个月都要在公司和银行之间来回跑十几趟,准备付汇材料更是费时费力。现在鼠标一点,汇款瞬间完成!”金华某主营进出口代理的商贸公司会计小王高兴地说。该企业订单数量多但金额较小,以往繁琐的跨境汇款流程严重制约了资金周转效率。入选试点企业后,借助中银网上银行平台,财务人员无需出门,线上提交汇款申请即可,企业资金流转效率大幅提升。
自高水平便利化试点政策落地以来,该行已助力百余家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累计办理试点便利化业务超2万笔,业务金额总计约16亿美元。
联结乡情 金融“活水”润沃野
在浙商“地瓜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产业触角延伸至全国。泰隆银行创新推出的“乡情贷”,犹如一泓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着浙商异地创业的沃土。
在贵州铜仁的青山翠谷间,浙商吕先生承包的280亩中药材基地正迎来春耕黄金期。这位来自“中国药材之乡”金华磐安的创业者,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将浙产道地药材种植经验复制到云贵高原。正当元胡、贝母等药材急需施春肥时,泰隆银行金华磐安支行通过常态化社区走访了解经营情况,启动“乡情贷”绿色通道,48小时内完成5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
无独有偶,远在江苏海安的浙商应先生,也在这个春天,感受到了金融“及时雨”。5年前,永康古山的应先生和妻子来到江苏海安市开展水产养殖。经过几年发展,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池塘从25口扩展到60口,一年可以收获20万斤对虾。当下正是播虾苗的时节,年后他们通过泰隆银行“乡情贷”融资10万元,购买虾苗和饲料,开启“水上春耕”。
近年来,泰隆银行依托“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整合区域内企业信用数据,通过数据互联互通构建覆盖长三角的信用支持网络。客户经理可通过平台一键查询企业经营状况、信用评价等关键信息,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正如春潮涌动中的婺江之水,金华市银行业始终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以优质的金融服务、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温暖的金融温度,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能,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的金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