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凤梨有望成为观赏植物新宠
本报讯 4月9日,一场“观赏凤梨新品种推介会”在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举行。活动由浙江省农科院主办,省农科院花卉所、省农科院技转中心、国家种质库浙江分库、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凤梨分中心承办。
活动现场,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副所长葛亚英作了“观赏凤梨新品种推介”的主题内容分享。葛亚英介绍,观赏凤梨源自美洲热带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便以其炫丽多彩的叶片色泽和姿态各异的花朵,成为家庭园艺中的珍品。
据了解,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的观赏凤梨课题组是国内观赏凤梨主要的育种单位,目前在观赏凤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育种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所以观赏凤梨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凤梨研发与推广中心”,保存有观赏凤梨原生种或品种1100多份。课题组以苞片颜色、分支数和叶片斑纹为观赏凤梨主要育种目标,开展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观赏凤梨优良新品种(新品系)163个。
活动当天,斑叶丽穗凤梨‘红螺’、彩叶凤梨‘红梅’、丽穗凤梨‘橙夏’等10余个品种在推介会现场展示。此外,空气凤梨也成为与会嘉宾们评头论足的特殊品种。“为什么称为空气凤梨,是因为它不需要土壤,能在空气中自由生长,成为观赏植物界的‘新宠’。”葛亚英介绍说,空气凤梨同时还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室内种植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围绕观赏凤梨的市场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等内容进行研讨。据了解,当前观赏凤梨主栽品种来源于国外,种源受国外控制,进口品种导致成本高,利润薄。此外还存在品牌建设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且消费者对观赏凤梨的观赏价值认知有限,限制了市场潜力的挖掘,亟待通过诸多措施,实现观赏凤梨从“高端小众”到“大众化”的跨越。
葛亚英表示,课题组将进一步推动花卉种业创新、保护和发展,通过种质资源评价、优异资源挖掘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叶色相关基因挖掘及功能验证、室内甲醛净化机制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花卉种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家庭园艺产业发展。本报记者 杨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