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科协】

让“智能无界”美好愿景加速照进现实

浙江启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主题科普活动

现场观众在参观体验

  台上,机器人、机器狗翩翩起舞;头顶,无人机往来穿梭;耳边,AI音乐秀飘来动人的旋律;眼前,脑洞大开的话剧科普着种种AI知识……

  3月18日,“智能无界 科普向新”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主题科普活动暨现场推进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人工智能小镇举行,活动由浙江省科协、杭州市余杭区政府主办。

  创新玩法轻松科普AI硬知识

  本次活动创新科普玩法,通过话剧形式将“硬知识”场景化、互动化,生动地呈现AI技术的前沿应用。科普剧《智能假日狂想曲》通过虚构一家祖孙三代的日常对话,串联起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旅行、就医等多个场景中的AI技术应用,为观众介绍了杭小忆文旅智能助手、DeepSeek智能问答、申昊科技巡检机器人、微脉科技智能医生、迅蚁无人机、灵伴科技AR眼镜、强脑科技专注力训练器等新产品,用场景带入,让公众走近AI。

  据悉,这场精彩的科普短剧并无专业演员参与,全由一线科普宣讲员、高校教授、企业代表、小学生、产品体验官等携手完成。

  “《智能假日狂想曲》很好地将AI应用原理转化为生活化叙事。我一直认为这种‘科研-转化-科普’的生态闭环,正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鲜活注脚。”活动中,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寄语科普工作者,“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变革力量重塑人类文明的形态。我们肩负着‘让硬科技走出实验室,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科普使命。让我们以‘智能无界’突破认知边界,用‘科普向心’点燃创新引擎,在之江大地书写‘人机协同、万物智联’的时代答卷!”

  全景透视AI的N种落地应用

  现场,国内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学术院长沈春华进行主旨报告,解读AI的发展方向及对AI应用的未来展望。

  阿里云科普志愿者团队、政企事业部大模型团队负责人王浩发布《AI场景洞察报告》,以普通百姓视角为导向,介绍了涵盖智能生活、教育学习、工作提效、专业顾问、文娱、科普、智能创新、特色服务、前沿探索等10个维度的50个常见AI应用场景,让公众感觉AI就在身边。

  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主题科普活动本身也深度应用AI技术——真人数字人同台主持,AI完成开场音乐秀的作词作曲,AI参与科普剧剧本创作,机器人科普展演《AI话AI》……小到细节大到环节,都有AI参与的影子。

  会场外还布置了“人工智能+”互动体验展,优链时代、无界AI、联通远景、琴伴AI、讯飞星火、未来感知等企业参展,观众可沉浸式体验AI技术在教育、文旅场景的最新应用,比如1分钟生成自己的数字分身、生成个性化纪念视频等,感受AI的超级生产力。

  聚焦产业服务赋能AI新发展

  余杭区是全省首批人工智能“新星”产业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创建单位。去年,余杭区科协、区经信局联合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研制了“余杭区未来产业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今年,余杭区科协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研制“余杭区未来产业科普地图-人工智能图谱2.0”,并在会上发布,图谱包含影刀、水母智能、宇泛智能、李未可等众多相关企业。

  现场,杭州市科协和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联合发布党建联建助企清单,重点面向人工智能小镇企业,从党建、专家站建设、高技术项目落地、科技考察对接活动、人才引荐培训、科学素质提升、专项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产业服务。

  浙江省科协不久前发布2025年度33项全省人工智能重点科普活动,全省科技馆AI科普联合行动、浙江中小学校长AI通识研训活动等一批科普活动正式启动,全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主题科普自此拉开帷幕。在“科普先行+产业服务”的双轮驱动下,这片数字经济沃土将诞生更多“人工智能+”新星企业,让“智能无界”的美好愿景加速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 叶扬 王航飞


科技金融时报 【科协】 00008 浙江启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主题科普活动 2025-03-21 2 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