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奇妙科学脱口秀
——杭州市临平区第四届中小学生科创嘉年华侧记
![]() |
□ 浙大教科附属启文中学805班 杨泞暄
在杭州市临平区第四届中小学生科创嘉年华的绚烂舞台上,我有幸身兼两重身份,既是一名怀揣热忱的科技小记者,也是一名以科学为墨、趣味为笔的科学脱口秀表演者。这一场奇妙的科学之旅,宛如一首悠扬的诗篇,在我心间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表演前的准备,是一场与科学深度对话的修行。实验室里,仪器灯光闪烁,我宛如置身于神秘的科学圣殿,肩负探索未知的使命。在表演中,我要用激光笔点爆不同颜色的气球。激光笔功率的调试,是一场精细入微的雕琢。每一次功率旋钮的转动,都仿佛是在拨动科学的琴弦,力求奏出和谐的乐章。功率过大,气球会如脱缰的野马,瞬间爆破,失去科学展示的优雅;功率过小,场面又似平静的湖面,激不起一丝波澜,难以吸引观众的目光。我沉浸在这微妙的平衡之中,感受着科学的严谨与魅力。
不同材质、不同厚度、不同颜色的气球,是我在这场科学诗篇中演奏的独特音符。从普通乳胶气球的轻盈脆弱,到特殊聚合物气球的坚韧刚强,它们在我手中,如同等待被唤醒的精灵。我轻轻抚摸着它们,感受着它们的质地,思索着它们与激光相遇时会发生怎样的碰撞。为了撰写脱口秀台词,我在科学与艺术的海洋中遨游,将复杂的光学原理、材料科学知识,与幽默风趣的语言融合。每一个词句,都是我对科学的深情告白,希望能化作一把钥匙,打开观众心中那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站在幕后,我能听到台下观众们的轻声交谈,那是对未知的好奇,对科学的向往。我的心,如同紧绷的琴弦,紧张与期待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前奏。我害怕实验失败,让这场科学盛宴蒙上阴影;又担心自己的表演不够精彩,无法将科学的美好传递给每一个人。在深呼吸里,心中的信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鼓起勇气,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表演开始,我稳步走上舞台,手中的气球和激光笔,是我开启科学宝库的魔杖。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仿佛时间都为这一刻静止。我轻轻拿起一个深色气球,激光笔的光点如同一颗闪耀的星辰,缓缓落在气球上。就在那一瞬间,“砰”的一声巨响,气球如烟花般炸裂。台下的观众们发出一阵惊呼,那声音中,有惊讶,有兴奋,更有对科学奇妙的赞叹。我趁机开始了解说:“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能量的奥秘!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具有极高的能量和良好的方向性,这使得激光能够精确地聚焦到气球的特定部位。如果此时气球不能有效地反射或散射激光,激光的能量就会集中在气球的一小部分区域,导致局部过热和最终的破裂。”
接着,我拿出了另一个浅色的气球。当激光笔再次射出光,照射在它的表面时,它只是微微发热,泛起一些细微的褶皱,却如同一位坚韧的勇士,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没有轻易被征服。台下顿时议论纷纷,疑惑的目光投向我。我微笑着解释道:“我们知道,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深色气球可以吸收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光能,这些光能聚焦转化为热能,导致气球内部温度急剧上升,最终因高温而破裂。而浅色透明气球允许激光透过,对激光的吸收较少,因此不会因激光照射而破裂。这就是为什么激光笔照射这个颜色的气球而气球不爆的原因。”
表演结束后,我迅速转换成小记者的身份穿梭在人群中。一名学生兴奋地跑到我面前,拉住我的手说:“学姐,你太厉害了!原来科学可以这么好玩,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探索科学的奥秘!”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我仿佛看到了一颗科学的种子,正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一位老师也走过来,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这种科普方式太棒了!”这些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过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努力的价值。
这场科创嘉年华的奇妙之旅,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并非是高高在上的冰冷知识,而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与奇迹。作为一名科技小记者,我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更多这样精彩的瞬间,让科学的光照亮更多角落,让更多的人感受它的无尽魅力。指导老师 王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