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15年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卖”出一个“小目标”

浙江农林大学技术支持甘肃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转化成功交易

  本报讯 在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王懿祥教授团队技术支持下,甘肃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镇南河川小流域山楂小镇区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日前在定西市通渭县成功签约,交易额达1.1056亿元,这也是目前黄河流域最大一笔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转化交易。本次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包括通渭县常家河镇南河川小流域山楂小镇区块15年水土保持生态农林产品及其开发经营权、水土保持生态旅游共享经营权以及1万吨水土保持碳汇。

  据介绍,常家河镇小流域位于通渭县西南部,流域内土地总面积28.62平方公里。2013年以来,通渭县在流域内实施梯田建设、水土保持林营造、黏土涝池新建、混凝土工坊建设、封禁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多项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项目,累计投资3155.15万元。截至2023年底,小流域水土保持率达86.42%,远高于全省水土保持率60.61%的平均水平。在甘肃省水利厅主导下,王懿祥教授团队在通渭县水土保持工作站的支持下,三次深入小流域实地踏勘、调查样地、采集土壤样品,开展了小流域2013年度和2023年度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经核算,与 2013 年相比,该小流域2023年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增加12911.42万元。

  本次签约,出让方通渭县常家河镇政府,将南河川小流域15年水土保持生态农林产品收益和山楂小镇区块水土保持生态农林产品15年开发经营权,交易给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交易金额5006万元;出让方甘肃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将山楂小镇区块水土保持生态旅游15年共享经营权,交易给定西陇中常河文旅有限公司,交易金额6000万元;出让方通渭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将山楂小镇区块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给甘肃佳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交易金额50万元。本次交易产生的收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拥有、谁受益;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分配,其中涉及集体资产的收益将持续用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和村民创收共富。

  王懿祥表示,甘肃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转化案例具有典型性,一是交易内容更全面,三大类生态产品都有实现交易,之前的交易案例仅仅是某一类生态产品;二是交易金额大,三个标的交易金额上亿元;三是交易地点生存环境恶劣,水土流失自古至今一直严重。此次成功交易,让无形的生态价值变现落地,探索出了将水土保持工作产生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可行路径,是水利系统践行“两山”理念的具体体现。陈胜伟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15年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卖”出一个“小目标” 2025-02-11 2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