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时代变革,推动资产评估学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深化市场经济、繁荣资本市场的需求,资产评估行业在中国资本市场过去的三十余年里得以高速发展。在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复杂化与多元化的今天,资产评估领域的教育和人才培育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孙会霞,中央财经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的副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培养高素质资产估值人才。她的研究方向涵盖了金融资产评估、金融市场、金融科技等领域,尤其注重金融估值理论、教育教学与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中国资产评估专业的发展和国际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会霞的教学和研究跨度已超过十多年。她在资产评估、金融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金融市场挑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统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更要帮助他们理解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尤其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环境中。”孙会霞说道。
近年来,金融行业正处于快速转型的关键期。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崛起对金融资产评估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孙会霞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并提出了智能化资产评估的研究课题。随着智能化资产评估的概念逐渐成熟,技术与行业的结合正在改变传统评估模式。孙会霞指出,传统的资产评估往往依赖人工经验,而现代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AI能够提供更加精准、透明的评估工具,这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到经典的金融理论,还通过参与实践案例分析与实践项目,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孙会霞强调,金融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才,更要使他们具备应对全球化市场挑战的视野与能力。正如她所言:“资产评估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多的应与实际行业需求接轨。”
与此同步的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政策的变化也为孙会霞的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监管不断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日益多元化,这为资产评估和金融相关领域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孙会霞在其研究中提到,金融市场开放带来了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同时也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资产评估专业人才。
孙会霞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她在国内金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并曾参与多个国际领域的金融研讨会与项目。她的研究更多地致力于将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产生的资产定价理论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相结合,为中国特殊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估值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孙会霞在行业实践方面也有着显著的贡献。她积极参与中国评估机构与评估协会的相关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研究与案例分析。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还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孙会霞也积极参与到国家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咨询中,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她曾参与多个与金融行业改革相关的政策研究,特别是在金融资产评估标准化和金融风险控制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望未来,孙会霞表示,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与全球化,资产评估教育将面临更多挑战,也将迎来更多机遇。她认为,未来的金融市场将更加依赖数据和技术,金融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创新思维的金融人才,推动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我们必须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全球金融竞争并推动技术进步的专业人才。未来的金融市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计算,而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资产评估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孙会霞如是说。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