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1万
本报讯 2024年丽水市技能人才在全国、全省各类行业技能大赛中,共有90人获奖,且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就有10人,创历史新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丽水以打造技能型社会山区样板为目标,深入实施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行动,通过构建完善技能培育、技能创富、技能生态三大体系,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目前,丽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51.1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为35.88%,已提前实现“十四五”任务目标。
“尤其可喜的是,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已突破1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5.4%,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丽水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出台《丽水市2023—2025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行动计划》等人才培育政策以来,全市已布局1400个以上的职业培训网点,在全市各地掀起了就近学、便利学的热潮,各类技能人才数量增长速度进入了“快车道”。
依托“共富技能学堂”创新设立“理论+实操”考核模式,去年以来,庆元县荷地镇已有超60名镇村干部取得了人社部门颁发的技能证书,甚至有村干部一人就有五证。“在技能型干部的带领下,如今村中也涌现出了很多种植能手、生产技师。”荷地镇党委书记薛振华说。
据悉,丽水市在全省试点建设“共富工坊”融入技能创富体系,并率先出台市级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已推动全市955家“共富工坊”全覆盖链接技能学堂,共计设立5200多个专技岗位,有效带动山区群众6.3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2万元。
通过不断钻研,成为行业的技能领军人物,助推产业创新提速,这样的例子在丽水并不少见。身为“浙江大工匠”的柏友周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入职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的他从一线数控机床操控工做起,逐渐成长为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如今,他带领的团队已打造出行业领先的高速圆锯机制造标准。
为了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梯队,让更多产业一线工人技能成才、增技增收,近年来,丽水市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头雁引领作用,遴选青年后备技能人才,形成“大国工匠、浙江工匠、绿谷工匠”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浙江大工匠”1人,“浙江杰出工匠”14人,“浙江工匠”93人,“浙江青年工匠”124人,“绿谷英才”高技能精英20名。全市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技能大师工作室190家。
同时,通过聚焦全市历史经典产业和特色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等关键点位,丽水市还有意识地开发出了46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推动“泥饭碗”“土手艺”升级为“金饭碗”“金元宝”。2024年,全市新增石雕高技人才63人,青瓷高技人才282人。郭真 张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