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浙江国际金融学术沙龙在温州举行
探讨跨境金融与民营资本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11月29日,由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科技金融时报和温州商学院区域经济与民营资本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五期(2024)浙江国际金融学术沙龙暨跨境金融与民营资本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温州商学院举行,来自省内政府机构、学术联盟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学会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的企业家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紧扣“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浙江省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发展为核心议题,聚焦跨境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挑战,对热点问题如风险管理、政策支持与监管优化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浙江民营资本在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加速跨境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温州商学院执行校长赵玻教授表示,温州商学院扎根温州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输出高质量学术成果,在区域经济发展、跨境金融及民营经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顾问、杭州海关原总工程师余月其代表金融学会致辞,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和组织意义进行了阐述。他指出,跨境金融和民营资本国际化是全球金融融合的重要力量,事关政治、经济、民生等多个领域。
专题报告环节,相关高校学者、监管机构专家、企业组织代表及实务界人士,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跨境金融与民营资本的关键议题。浙江工商大学钱水土教授、全国温州商会总会(创会)副秘书长叶剑平、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孙扬子、伟明嘉伟财务部副总经理周卓禺和温州上市企业促进会办公室主任程睿分别围绕民营企业“走出去”、跨境金融与资本回归、资本项目外汇业务管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与跨境贸易,以及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实务操作进行了精彩分享。
论文报告环节,温州商学院金融贸易学院特聘教授黄伟伦、尹亨斌副教授分别从外部风险变化及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面临不同风险时的策略差异进行了分享。复旦大学博士导师沈洪波教授与刘庆富教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
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浙江省特级专家、浙大博导金雪军教授表示,会议不仅深化了对跨境金融与民营资本高质量发展的理解,还为政策制定与企业实践提供了宝贵启发。他希望联盟各成员单位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学术促进浙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陈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