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探讨前沿科技与创新促进科学领域跨界交流

“科学咖啡馆”首次携手“菠萝科学奖”

  本报讯 宇航员为什么喜欢吃川菜?为什么冰淇淋冰冻几个月后会更硬?通过育种可以改善过敏原问题吗?11月24日,一场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科学‘食’光机”为主题的“科学咖啡馆·菠萝科学季”活动在杭州西湖体育馆举行。

  这是“科学咖啡馆”与“菠萝科学奖”首次携手。本次活动邀请2024“菠萝科学奖”候选奖项中的主创团队与专家学者、食品产业企业家们共聚一堂,围绕日常生活中舌尖上的科学事件,进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性的创想对话,探讨食品领域前沿科技与创新,碰撞思想火花,促进科学跨界交流。

  作为浙江省科协推出的新科学传播模式,“科学咖啡馆”与“菠萝科学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秉承着前沿、开放、协同的理念,搭建以“人”为核心,以“咖啡”为媒介,以“科技”为主题的线上线下结合的专业化、社交性平台,打造一个自由聚会、交换意见的科学空间,探讨前沿科技与创新,碰撞思想火花,促进科学领域跨界交流。

  现场,台湾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天文学博士孙维新针对“宇航员为什么喜欢吃川菜?”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在太空环境下,宇航员的肠胃会变差,受到太空微重力的影响,人体体液会向上涌动,很容易引起面部肿胀、鼻窦阻塞,这样会使得味觉和嗅觉不敏锐甚至失灵。

  “当你捏着鼻子时是吃不出糖豆味道的,一旦你放开手,气味会帮助我们确定食物的味道。”孙维新还带着观众做了“鼻后嗅觉”测试,大家纷纷拿起五颜六色的糖豆,捏着鼻子进行咀嚼。

  孙维新解释,捏着鼻子的状态便是宇航员在天上“鼻窦阻塞”的状态,所以航天食品制作时会需要添加更多刺激性调料,才能使宇航员尝到与地球上接近的味道。而川菜的调味料能够较大程度地刺激宇航员的味觉,因此他们更喜欢吃川菜。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中山、浙江寿仙谷植物药研究院副院长杨继鸿、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微结构实验室副研究员李腾、杭州认养一头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孙美玲等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分享了有趣又好玩的科学研究。

  如何看待跨学科的科研合作机会?未来产品创新如何借鉴跨学科思维?怎样在保证食品美味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开发出更符合人们健康实际的食品?现场还特别策划了圆桌论坛,专家学者们分别结合各自领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当天,活动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好奇心,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人体冷冻技术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复活?菠萝为何在蘸上盐水后会变得更加甜美?各种水果是否都能进行杂交?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向专家们提出了他们心中的疑问。

  2024“菠萝科学奖”的关键词为“食物”,围绕主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特别设置了发明、医学、生物学、物理、心理学等十大奖项,其评选既富含强烈的生活创意与好奇心,背后也蕴含着周密的科学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

  本报记者 叶扬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科学咖啡馆”首次携手“菠萝科学奖” 2024-11-26 2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