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举办智能短途交通产学研活动
本报讯 11月11—12日,“智行未来”智能短途交通产学研交流活动在丽水缙云举办。大会由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缙云县科协、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智能驾驶与未来交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省、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以及省自动化学会、“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专家,缙云县相关企业代表等齐聚,共同探讨智能短途交通前沿研究成果。
缙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海洋介绍,缙云县坚持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全县已逐步形成机械装备、短途交通、智能家电、健康医疗等四大主导产业,期待专家们能够与缙云进一步加强多维度、深层次的合作,为缙云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力。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教授刘勇、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高金凤、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东锋,分别以“从人工智能到具身智能”“DoS攻击下的多机器人系统自适应事件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和“标准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了主旨报告;香港大学副教授张富通过视频方式作专题报告。四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行业前沿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家们带来了新启发和新的思考。
圆桌会议上,政府、专家、企业等各方代表围绕智能短途交通产业的发展趋势、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下午,专家团队一行前往嘉宏运动器材、涛涛车业以及华洋赛车等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专家们深入车间详细了解了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为求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期间,专家们还与企业技术负责人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通讯员 蔡倩 本报记者 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