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服务新时代“千万工程”
以金融之笔绘乡村富美画卷
![]() |
瑞安市高楼镇南山村的索面有300多年的历史。建行温州瑞安支行依据地域行业特点、经营现状等,一户一策“量体裁衣”,为手工做面农户创新融资服务。陈翔翔 摄 |
![]() |
温州工行“共富专员”走访了解乡村文化历史。 |
![]() |
永嘉农商银行为温州樱花园提供信贷支持,图为该行“共富专员”实地走访温州樱花园。金博雯 摄 |
“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美好图景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实?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浙江用21年锲而不舍的坚持,把答案书写在绿水青山间。
金融是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
一直以来,围绕“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总目标,浙江金融监管局强化协同联动,充分发挥金融要素保障、资源配置、转型助力功能,助力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
本报记者 徐慧敏
通讯员 黄张苗 钱炫之 金文韬
助力山海共富路
农村广阔无垠的“希望田野”,是金融服务的“热土”。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金融机构深入实施五大专项行动,积极盘活林权、养殖设施等资源资产,深入推进“农户家庭融资负债表”模式,为全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提供金融要素保障。
从文成百丈漈到洞头海岛,水清天蓝;依托森林、土地、海洋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工行温州分行以国有大行担当,凭专业金融力量,正助推这些美好图景一一落地成现实。
今年1月,工行泰顺支行向泰顺县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发放项目贷款1.2亿元,用于泰顺县重要流域综合治理。据了解,工行共为该项目授信3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泰顺县罗阳镇大溪源村依托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打造以“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文旅产业,走出动植物生态研学旅游的新路子,成功地将生态资源与文旅发展紧紧结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共富之路。
要想推动山海共富,就要让老百姓有自己的“生计”。在洞头这座海岛,不少百姓以出海捕鱼、海产品加工和民宿、餐饮等行业为生。为了更好地金融支持农户创业,工行洞头支行不断下沉服务中心,扎实推进整村授信工作落地见效。
如何提高服务效率?根据该支行制定的《金融强村工作推进方案》,今年以来,工行共富专员带头深入全区86个行政村,走村入户实地了解百姓创业融资需求。
同时,工行洞头支行加强银政合作,对辖内86个行政村全部完成评议工作,走访覆盖率达100%,农户e贷推广受众面达到90%以上。
不仅是在海岛县,下一步,工行温州分行还将在其他山区县复制推广整村授信模式。特别是通过扎实调研,了解村庄特色产业,建立授信白名单,并整合资源,赋能村民高质量创业,推动创造就业岗位,助力山区、海岛县共同富裕。
与此同时,工行温州分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数字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构建打造乡村金融服务品牌“兴农通”,搭建了“线下+线上”的两网共建金融布局。在线上,工银“兴农通”APP以“网络金融+大数据”为“三农”客户提供全场景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构建“民生、代理、村务、撮合”四位一体的线上综合化服务体系;在线下,布局了“兴农通”金融服务点,将“流动银行”开到农民家门口,为农民提供各类普惠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
“贷”动乡村焕新颜
近年来,在浙江金融监管局的引领下,温州金融监管分局持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发挥金融行业优势,突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重点支持领域,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
从生活到生产,从自然环境到产业环境,建设银行温州分行针对山区、海岛县的实际需求,探索出了一条建行特色之路——聚焦居住环境提升、能源绿色发展和企业科技变现,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持续打磨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全方位赋能山海共富。
平阳县鳌江镇古鳌村的村民们对他们的新安置房期待万分。而建行可以为他们提供最高150万元的乡村版按揭贷款——“美丽乡居贷”,最长还款时限为15年。
值得一提的是,古鳌村村民获“美丽乡居贷”支持,得益于建行温州分行的一大创新。去年,建行针对乡村住房改造和提升,在浙江省创新推广“美丽乡居贷”,通过提供低息、长期、大额的资金支持,助力农户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美丽乡居贷”刚推出时,主要针对的是宅基地建房,而古鳌村的新建安置房土地性质为村集体所有。
如何突破“可贷性”?建行平阳支行经省、市、支行三级联动,通过相关拆迁补偿政策的研究,多轮实地调研查看,最终结合农户的实际需求和乡村发展的长远规划确定了安置房贷款服务方案——由村集体提供阶段性担保、后续追加安置房抵押的方式,既能在短期内缓解缴存建房资金的压力,又能保障项目顺利完工。在“摸着石头过河”后,建行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美丽乡居贷”保全措施可采取信用、担保、抵押、质押等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
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建行将深入推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把涉农绿色金融业务打造成该行服务乡村振兴新优势。
浙江泰顺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背后亦有建行的金融支持。该项目位于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可就近利用珊溪水库的地理位置及水资源优势,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承担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项目总投资约72亿元,是泰顺县迄今为止单体投资最大的能源项目,也是“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集团在浙江开工建设的首个抽水蓄能电站。
为支持该项目,建行联动省市支三级力量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开通绿色通道,仅用不到2个月就完成了账户开立和放款。“电站建成后,每年减少标煤用量约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4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约0.0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0.11万吨,减少烟尘排放0.05万吨。”畅想着电站建成后的情景,建行泰顺支行公司团队备感振奋。
为“三农”发展加“数”度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金融活水的润泽下,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全面复苏,永嘉县的民宿产业迎来发展热潮。为了让更多农村“沉睡”资产重新创造价值,永嘉农商银行以建设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率先全国推出民宿经营权抵押贷款,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永嘉县龙垟村的胡郑生夫妻早年在村里经营副食品店,生意多年来不温不火,只够堪堪维持生计。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把家里改造成民宿,夫妻俩也心动了,却在装修过半时遭遇资金短缺。永嘉农商银行“共富专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利率优惠的15万元贷款,助其完成装修和各种住宿、餐饮设施的采购、布放。价格亲民、服务优质、氛围如家、区位便利,胡郑生打造的双樟民宿逐渐在退休老年群体中打响口碑。尝到甜头后,胡郑生决定以“房间入股”的形式把隔壁邻居闲置的房子盘过来,装修后增加房间量,却又遇上了资金难题。于是胡郑生再次向“共富专员”求助,并顺利获得为其量身定制的100万元民宿经营权抵押贷款,让胡郑生顺利扩大民宿规模。
据统计,目前永嘉农商银行共向县内民宿投放贷款166笔、8765.6万元,其中民宿经营权抵押贷款37笔、2533万元。
近年来,永嘉农商银行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差异化经营,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农商力量,用金融之笔助力擘画“千万工程”新蓝图,全面展现新时代美丽乡村“永嘉村居图”。截至目前,共向县域内投放涉农贷款366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达90%,推动全县行政村整村授信覆盖面达100%。
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全面融入社会治理是农商银行坚守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2年,立足农村“三资”智慧监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永嘉农商银行再次联合县纪委、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打造永嘉县限额工程智慧监管系统,有效破解村级项目施工中降级发包、暗箱发包、围包串包、履约不力等问题,为基层限额工程装上了“云探头”。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对3571宗项目实施云监测,累计监控金额达16.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