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应用提升普惠金融惠及面
丽水存贷款总量突破万亿大关
本报讯 “我们抢抓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国字号’改革机遇,带动全市存贷款总量突破万亿大关,普惠小微、制造业、涉农等领域贷款实现快速增长,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丽水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丽水市副市长蓝伶俐介绍。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两年来,丽水立足农业大市、生态大市的区域特点,围绕金融+产业、金融+生态、金融+共富三大改革主线,探索形成了“两小”创业通和“取水贷”“浙丽林业碳汇贷”“企业生态信用贷”“丽享担”等十大标志性改革成果,编制发布国家、省、市金融标准17项。体现在普惠小微贷款上,余额1603亿元,占比达35%。
上月,“外出创业无忧保”项目正式上线丽水市“两小”创业通平台。由人保财险丽水市分公司牵头的联合体,为平台上注册的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正常经营的商户,提供店铺财产险、第三者公众险和经营户人生意外险三方面公益性专属统保保障。单户保额45万元,惠及7350家“两小”。
市域之外开小超市、小宾馆的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市场主体,是丽水人“出山向海闯天下”的主力军,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带动就业超20万人。2022年4月上线的丽水市“两小”创业通平台,撬动财政惠民政策,首创尝试借助数字技术打破本地金融机构与域外商户间的信息流、资金流障碍。
从“线上收单”的小切口入手,“两小”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或浙里办应用入口登录,完成注册和信息认证后,便可选择合适的信贷产品。触发融资业务申请后,平台将收单信息加工成商户经营状况走势图推送至指定银行机构。信用贷款利率降幅逾35.8%,贷款余额44.52亿元,户均授信金额增加78%,累计回流资金484.4亿元。
人民银行丽水市分行依托丽水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新农人增信计划”,协同大数据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地毯式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为中草药、茶叶、高山蔬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信息建档,跟进信贷和保险服务。同时,指导金融机构在缙云、景宁推进“财政金融助力扩中家庭项目”省级试点,建立对低保边缘户到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区间家庭的财政金融支持机制。
回到北溪村养兔的翁顺义夫妇,带动景宁县21个乡镇街道的200多户低收入农户创业致富。2020年,他们与扶贫办合作,创立顺义养兔专业合作社,投入300多万元新建欧式兔笼现代化肉兔养殖基地。景宁农商银行根据占地面积、年流水数据、生产设备综合评估,授信250万元低利率的“政银保”贷款,至今累计投放810万元。1300多户农户获得合作社赠送的10~30只不等的兔仔,实现增收105万元。本报记者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