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深度赋能地方

舞动智能之翼勇闯技术蓝海

  本报讯 车间处于“黑灯”状态,一辆辆AGV(自走式车辆)在车间里有序穿行,将原料送到生产线上,在机械臂的协同下,这些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后,变为成品走下流水线,再由AGV运送到下个车间。

  在致力于打造“未来智造城”的杭州市临平区,这样的智造场景可以说处处可见。这背后就有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的深度赋能。

  智能化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之一,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因素。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杨华勇院士说:“智能化的难点是如何把工业知识数据化,如何把工业知识做成融合的计算。”

  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是杭州市临平区政府和浙江大学校地共建的高端装备领域创新共同体。经过对临平区内企业的走访调研后,研究院发现,企业数字化软硬件基础差、数字化团队能力弱、付费能力差等问题尤为突出,为此,研究院打造面向中小型企业智能制造需求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引进雪浪平行(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为区内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提供技术加运维的一站式托管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平台已为杭汽轮辅机、铁流离合器、中翰盛泰等中小企业提供定制服务方案80余版,并于2023年2月获评全省唯一区域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此外,研究院还与铁流股份、大精机械、海潮橡胶、兆丰机电等企业展开项目合作,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服务区内外企业数十家。

  舞动“智能之翼”,促进企业向智造转型,只是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赋能地方的一个方面。

  研究院聚焦于行业尖端技术,积极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产品研发工作,并不断探索将高新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增材制造以其强大的个性化制造能力,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契机。研究院建立增材制造中心,重点开展高端装备复杂构件、航空航天构件等增材制造研发及产业化;开展近场直写生物制造、水凝胶材料打印等生物增材制造创新研发及产业化,并已对接春风动力等临平区企业开展增材制造技术服务。

  由研究院孵化的杭州牙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利用增材制造技术为个性化口腔种植及修复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有望大大缩短种植周期。目前公司已完成研发定型、工艺验证、进入注册阶段,已取得第三方生物相容性报告,正在开展小批量研究性临床试验。

  “吃土”怪兽盾构机靠的是头部“刀盘”一路掘进,刀具是否已损坏、何时需要更换等影响着工程进度,但高压高湿环境对换刀具等人工作业是个巨大的挑战,“极端情况下需承受约六个大气压、90%以上的湿度环境。”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针对这些行业痛点,研发了大型盾构刀盘刀具检测蛇形柔性机器人及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换刀机器人。“2米长的机器人,其末端定位误差可以控制在1毫米以内。”该负责人表示,相关技术不仅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而且有望应用于飞机检修、核设施维护等领域。

  未来,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切实根据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重点关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等核心要素,为地方高端装备产业注入新动力。

  通讯员 柯溢能 本报记者 李伟民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舞动智能之翼勇闯技术蓝海 2024-08-27 2 2024年08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