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精尖 发力硬科技
龙泉借浙大之力实现“换道超车”
本报讯 “背靠浙大、联姻高校、发展龙泉”,依托与浙江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泉借力发展正迎来沉甸甸的高质量发展果实:2023年,龙泉市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两项完成率均列丽水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4.75%,高居丽水第一、全省第六。
眼下,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正联合研发目前行业最前沿的第三代基于环保冷媒的模块化、间接式整车热管理系统,研发进度比部分行业主流车企早半年到一年时间。该项目主要是寻找新型环保冷媒R290,它的GWP只有3,使用量相当于HFC的2/3,是真正的环保低碳冷媒。项目研发成功将引领龙泉乃至国内热管理产业转型升级。
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熊树生说:“研究院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熊树生团队“一种新能源电池热泵冷暖空调换热器及其加工设备”等3项发明专利两年的免费试用期间,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过去两年生产线马不停蹄,每年都有15%至20%的业务增长。公司负责人林有彬说,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等地,下一步还将向欧洲和北美拓展。
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也获得了“一种动力电池板式换热器装配处理装置”“一种新能源电池热泵冷暖空调换热器及其加工设备”2项专利科技成果免费试用机会。“板式换热器技术含量高,工艺难度大,目前只有三花、银轮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龙泉还没有一家企业涉足该领域。此次通过科技成果转移支付的2项发明专利,一个是板式换热器结构的创新设计,一个是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进,通过免费许可给我们龙泉企业使用,具有解决行业瓶颈的重要意义。”公司负责人何根平介绍,项目顺利投产后,单纯匹配2023年龙泉招商落地的吉利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项目,产值就能超亿元。
在浙江浙江施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人们看到车间整洁有序,生产线马力全开,日夜生产赶订单。
聚焦“高精尖”、发力“硬科技”,施克公司积厚成势。近年来,企业依托浙江大学能源学院的技术支撑、人才支持,在何一坚教授团队帮助下,潜心研发研发前沿技术,每年投入研发资金400多万元,产品直接配套于博世、福特、法雷奥等世界知名品牌。2022年,企业在浙江大学的帮助下,成功申报了“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空调关键技术及产业升级示范”省领雁项目,争取到资助资金250万元。
目前,龙泉市共聘请浙江大学3位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以及7位产业首席专家、15名工业科技特派员。
“研究院将成为龙泉市与浙江大学联系和交流的重要窗口,对接浙江大学相关院系、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继续教育基地,协调开展相关产学研合作事宜。”熊树生介绍,研究院主要聚焦热管理系统产业,特别是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助推龙泉建成中国热管理智造基地、世界热管理产品集散地、新能源热管理研发高地。
通讯员 查蒙 本报记者 李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