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边缘智能、“芯”浪潮、数字资产……

科技新浙商锐见新未来

  本报讯 由浙江省科技新浙商促进会举办的“科技新浙商、锐见新未来”分享会,日前在寿仙谷药业杭州公司举行,历届科技新浙商及相关专家参加。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科技厅原厅长蒋泰维致辞,并对新质生产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新质生产力简要概括为“三高”,是由创新起主导作用,是高科技支撑,高效率运行,高质量发展,通过一系列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他认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有着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依旧能逆势增长,他希望科技新浙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和生力军。

  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军分享了“芯路历程”,从集成电路的意义、定义、产业和实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科普了新时代“芯”浪潮的新动向。他表示,芯片没有速成法,只能以“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激情创新、用心造芯,把中国人的信息存放在中国人自己的硬盘中。

  与骆建军相似的是,来自九峰山实验室领域首席科学家闫春辉也将分享主题锁定为“芯片”领域——光电半导体。他以光电半导体的“现状”“未来趋势”“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创新历史启示”等四大板块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让现场的嘉宾深刻理解到光电半导体的重要意义。他还阐述了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即通过科技创新、生活翻新、市场更新等原始创新,达到产业升级,实现高效率和高回报率,更有益于经济发展,更有益于社会进步。

  浙江华铁应急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丹锋则分享了他对传统行业数字化赋能的思考。他认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关键,在聚焦城市运维设备租赁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AI化领先技术赋能,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用先进理念及工具赋能蓝领、赋能行业,着眼于创新合作,推动设备租赁产业互联网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浙江至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施一明作了“边缘智能赋能未来智造”的主题分享。他介绍,机器视觉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在3C、电子半导体、物流仓库、食品、医疗等工业自动化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另外,柔性生产、多轴加工等对产线间协同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依靠原有的节拍或者监测控制的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这都需要引入边缘控制,增强实时性和协同性,同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分享会干货满满,现场嘉宾表示受益匪浅,大家就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浙商总会数字资产及交易委员会执行主席张旭光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通过先进技术和前沿技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相融合,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核心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他说。

  浙江省科技新浙商促进会会长、银江集团董事长王辉表示,科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新浙商是科技发展的排头兵、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商业文明的主引擎。他希望科技新浙商立足主业,持续强化核心科技的竞争优势,为未来的高速发展注入新要素。

  科技新浙商是浙江科技力量的先行者,是浙江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本次分享会的举行,加深了对新质生产力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为科技新浙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科技新浙商促进会将不定期组织类似活动,进一步发挥科技新浙商的引领作用,为更多科技型企业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本报记者 杨柳树 王增益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科技新浙商锐见新未来 2024-06-14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