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抢占零磁医学、量子传感等未来产业制高点

世界首个“零磁”空间主体力争年底开工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杭州市科技局获悉,浙江省第二个大科学装置——“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装置项目”最新建设计划公布,大设施本体项目预计今年底开工,2026年底建设完成大设施主体建筑,2030年大设施工艺系统集成联合调试完成。

  “我们将在杭州建设世界唯一、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大型‘零磁’空间,使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房建成介绍。

  世界唯一的“零磁”空间,将带来什么奇迹?万物皆有磁场,人体也是如此。房建成院士解释,人类治疗重大疾病,最早依靠对血液等样品的生化检测,后期依靠CT等手段进行结构检测,今后将依托极弱磁测量实现功能信息检测,不仅能让发现疾病的关口前移,还能创造零磁医学装备产业。

  为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跑进工厂、实现产业化,杭州高新区(滨江)此前宣布将打造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并力争到2025年,让“圈”内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亿元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10亿元以上,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不低于50%。

  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以国际零磁科学谷为核心策源区,主攻“0-1”基础研究和“1-10”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智慧新天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智造供给小镇、滨萧特别合作园视觉智能园区等环绕区域为联动发展区,推动“10-N”的成果产业化应用,建设零磁医学、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三大转化园区,着力构建“科学·技术·产业”创新生态新面貌。

  “圈”中将集聚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目前,高新区(滨江)已为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量身定制一只成果转化基金——杭州零磁装备成果转化基金,首期规模为5亿元。“这只基金将投早、投小、投硬,推动杭州尽快占领零磁装备产业高地。”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峰斌介绍。

  据悉,杭州今年将构建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列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的首要任务。“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极弱磁大装置、钱塘高教园区等高能级平台,今年杭州将建设4个环大学大科创平台生态圈。”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介绍,环大学大科创平台生态圈集研发、孵化、投资功能于一体,将致力于贯通“科学—技术—产业”全链条,助力杭州抢占零磁医学、量子传感等未来产业的制高点。

  本报记者 陈路漫 楼昊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世界首个“零磁”空间主体力争年底开工 2024-04-16 2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