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健壮栽培清洁管理绿色防控

浙江草莓“干干净净”“光鲜亮丽”

图为“一品一策”草莓项目示范基地——西乡草莓园

  阳春3月,走进杭州建德市大同镇“西乡草莓园”,放眼望去,一簇簇翠绿的植株间,一个个红似小灯笼的草莓缀满枝头,绯红鲜亮,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一条条白色的“清洁网”、一群群天敌昆虫在忙着“灭虫”、一张张色板在诱杀害虫……通过实施应用草莓“一品一策”一系列标准化举措,如今,前来这里购买、采摘草莓的市民络绎不绝,公司所产草莓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多次获得中国草莓节金奖。

  “西乡草莓园”是实施应用草莓“一品一策”的示范基地之一。自2015年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草莓“一品一策”团队从全产业链角度,在健壮栽培、清洁管理和绿色防控等方面重点发力,为草莓质量安全管控,量身定制了一整套策略,既实现科学监管,又能让莓农有标可依。

  “我们一直在探索草莓种植的绿色方式,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还要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团队负责人吴声敢告诉记者,近年来,团队一直在探索控药和减药的问题,通过集成应用绿色防控、安全用药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草莓质量安全水平。

  病虫害防治一直是草莓种植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是绿色防控的最大难题。团队推广使用了“以虫治虫”和“以螨治螨”等技术手段,用科学的方法治理虫害。

  吴声敢介绍,为了使灭虫“部队”常年驻扎在大棚里对付害虫,生产上需适时向发生虫害的大棚多次“定向投放”南方小花蝽、异色瓢虫和胡瓜钝绥螨等天敌昆虫,让其成为杀灭害虫的主力部队。集成应用该技术后的防治效果基本上可达80%以上,比起农药来,其防效丝毫不差。

  “你看,这是我们推荐用的白网,它既可避免果实受污染,还能反射阳光,使得草莓着色更加均匀。”吴声敢向记者介绍,清一色的白网覆盖已成为建德草莓种植基地的一道独特风景。由于草莓种植户进行农事操作时常常将畦沟里的土壤带到畦面地膜上,既影响美观,又容易使草莓受到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为此,团队力推清洁化生产,采用畦面铺白网和畦沟铺地布的方式,让每颗草莓看上去都“干干净净”“光鲜亮丽”。

  由于草莓属于小宗特色作物,在“一品一策”实施以前,一直都面临着合法登记用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现状。为了引导农户科学用药,适期防治,团队先后开展了“大棚草莓良好农业规范(GAP)栽培”技术指南、“草莓全产业链安全管控”技术手册、“草莓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国家行业标准)、“草莓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和《大棚草莓主要病虫防治用药指南》及《设施草莓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省级团体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还专门制成模式图和动漫小视频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哪些药可用,哪些药不可用及种植关键技术都清晰标明,一目了然。

  “如果说,以前莓农看深奥的专业书,还会一头雾水、两眼摸黑。那么到了今天,浙江莓农搞种植,可谓一点都不发憷。”吴声敢表示。

  此外,由于草莓没有不可食用的果皮保护,果肉会直接接触农药等污染物,每隔一段时间,有关草莓食用安全问题的谣言便在各社交媒体平台疯传,致使不少人产生了不敢吃草莓的想法。

  近年来,团队一直专注社会风险传播与应急管理的研究,先后应对了“空心激素草莓”“百毒之首的水果——草莓”等质量安全舆情,科学分析解释草莓质量安全问题,科普草莓质量安全知识,有效遏制消费恐慌心理蔓延趋势,为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自草莓‘一品一策’实施以来,共建立示范基地27个,累计应用面积近10万亩,成效显著。”据吴声敢介绍,草莓生产主要隐患得到有效遏制,示范基地草莓抽检合格率达100%。

  科学、绿色的种植技术也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在团队的指导下,示范基地草莓品质优良、质量安全,在全国、全省精品草莓评比中多次获奖,并通过休闲采摘、线上销售等产地直销和品牌营销方式,实现优质优价,促进草莓品牌化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本报记者 陈路漫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浙江草莓“干干净净”“光鲜亮丽” 2024-03-22 2 2024年03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