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在大学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统筹科创平台、辖区高校和人才等要素

西湖区环大学创新圈启动

  本报讯  杭州市西湖区新年第一会,聚焦科技创新。1月3日,西湖区举行科技创新大会,这是近年来西湖区召开的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会议,会上,西湖区发布了西湖区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行动方案、环大学创新圈行动方案,展现未来三年西湖区成果转化首选地及环大学创新圈的建设图景。

  “成果转化首选地行动方案”是西湖区高校经济实施意见的再深化和再升级,是西湖区成果转化工作总领性文件,从全链条角度进行系统谋划设计,重点聚焦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中的特点和难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方案创新提出成果转化西湖路径“创新一公里”,以“方案+政策+基金”整体推进模式,围绕“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先行区、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先行试验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标杆区”四大总目标,全面构建“全域创新策源体系、全域市场化评价体系、全域新型孵化空间体系、全域双链融合体系、全域金融支撑体系、全域创新生态体系”等六大成果转化体系,形成未来3年西湖区全维度、全流程、全周期的成果转化首选地工作任务。

  “环大学创新生态圈行动方案”是西湖区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的重要布点和创新实践,在大学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统筹科创平台、辖区高校和人才,打造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环小和山创新创业圈、环云栖创新生态圈、环之江文化创新圈、环老文教创新创业圈,形成五大创新生态圈。

  其中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为核心建设“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作为西湖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的先行先试,目前已被纳入全省首批省级创新深化改革试点,力争树立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样板。

  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将发挥浙大、西湖大学在西湖区的无可替代的地缘、科教优势资源,通过在高校周边科学布局创新空间,规划符合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推进1897科创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概念验证中心等标志性点位,全力促成高校成果就地转化、就近产业化,打造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高校经济创新创业生态圈,打响成果转化首选地“最近一公里”的主阵地品牌。

  大会发布了十大“西湖科技尖兵企业”“高校经济标杆项目”“高校经济标杆成果”,11家产学研基地获得“西湖区新型产学研基地”认定及创建授牌。

  去年以来,西湖区与高校深度合作,围绕一个产业链,合作一个二级学院,打造一个转化基地,“一链一院一基地”模式成效明显。建成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园、杭州市西湖区天道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黄龙未来中心、智能电气技术创新基地、浙江大学药学院鑫药创制园等6个成熟的新型产学研基地。此外,还推动新创建了小和山人工智能创新基地、西湖大学新型生物医药产学研基地、HIAS智能装备新型产学研基地、浙大管理学院“未来独角兽”新型产学研基地、浙师大人工智能生态新型产学研基地等一批致力于前沿关键技术领域研发与孵化的基地,成为西湖区科技创新发展与优质科教资源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此外,5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既有区校合作,也有中心共建,更有产业落地,为西湖区成果转化首选地建设加码赋能,提振了创新发展的士气与信心。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吴珂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西湖区环大学创新圈启动 2024-01-05 2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