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响“浙个好”品牌
浙江首次为个体工商户召开全省性大会
本报讯 8月24日,浙江召开全省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首发《浙江个体经济发展白皮书》,以图文、视频展示浙江省个体经济发展史,现场表彰首届30名“最美浙江人·最美个体劳动者”,部署落实促进发展个体经济各项举措,通过与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助力个体工商户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信贷水平。据悉,这也是浙江首次单独为个体工商户召开全省性大会,支持推动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个体经济发展白皮书》分五个章节,分别介绍浙江个体工商户的诞生起源、发展繁荣、提升转型、未来展望和典型案例。从市场经营主体的角度来说,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浙江人民的创业创新史,就是浙江个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史。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尤其是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浙江省政策举措密集发力,出台《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为个体工商户减税367.17亿元,减免国有房租32.96亿元,减少手续费支出14.6亿元,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09亿元,返还失业保险9959万元,对38.14万个体工商户实施用电用水用气欠费不停供。
浙江个体工商户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努力将危机化为机遇,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省纳税个体工商户38.21万户,纳税总金额32.51亿元;实现“个转企”1.07万户;上半年新注册经营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70%。据介绍,浙江省的个体工商户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岗位,带动的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人,预计到年底,全省还将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以上。
会议现场,省市场监管局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助力个体工商户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信贷水平。
事实上,为破解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难题,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直在行动。该局持续开展信用融资破难行动,并于2021年与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共同打造“浙江小微增信服务平台”,全省域应用“信用评、精准定、快捷放、贷后管”信用融资新模式,推动更多信贷资金高效、便捷、低息流向个体工商户。平台自上线以来,已为12.36万户个体工商户发放信用贷款632.85亿元。
以缙云县的“烧饼贷”为例,当年,缙云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打响缙云烧饼品牌,为解决个体工商户缺乏启动资金的难处,缙云县“烧饼办”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和相关金融机构,量身定制“烧饼贷”,对烧饼产业全链条进行批量授信。缙云烧饼店如雨后春笋,一家接着一家涌现。赵一均是第一批受益者之一。有了启动资金,他从“摊主”变成了“店主”,开起了缙云烧饼第一家标准店“缙云烧饼一均店”,开店第一年营收就达到20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经开出700多家缙云烧饼示范店、1万多家烧饼网点。
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浙江将全力打响“浙个好”个体工商户发展品牌,力争到2023年底,全省在册个体工商户超680万户,吸纳就业人员1340万人以上,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5万家,突出降本减负、服务增值、要素赋能,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政策措施更加完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