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科协】

创新形式 丰富内容 提升服务

丽水:科普赋能助推“双减” 落地

  打造山区科普场馆体系、制定百场科普大宣讲、发布“双减”百家科普基地地图、开展“百家基地拓研学、百名专家进校园”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近年来,丽水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国科协《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按照浙江省科协部署,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切实做好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1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2家,拥有各类科普场馆超百家。全市入驻“双减”平台单位41家,发布系列科学传播活动228场,参与活动人数101847人次。

  创新青少年科普平台体系

  不久前,30多位丽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者,走进浙江海洋大学,开启了一场由丽水市科协组织的2023年海洋科普夏令营科普之旅。

  “海上船只怎样躲避台风?”“鲨鱼必须保持游动才能呼吸。”在这里,学生们一边听取水上安全知识、海上风险规避、海洋生物知识、水中意外情况处置、应急救护讲解,一边体验海洋生物标本制作、救援艇接力、皮划艇竞速、游艇冲浪等活动。在互动实践中,学生们感受到科技力量,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此次夏令营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喜爱,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兴趣,从知识到实践,从课程到活动,从课本到生活,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丽水市科协负责人说。

  “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和学科培训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为了更好地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落地,丽水市科协精心设计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科普夏令营和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将课本知识、未来科学热点等融入活动全程,丰富了青少年暑期生活,提高了青少年科学素养。

  “科普助力‘双减’,关键在于创造全新形式、内容丰富且广泛覆盖的青少年科普平台体系。”丽水市科协科普部部长柳青说。丽水市科协充分发挥系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育才模式。科协通过联合市教育局等举办第36届丽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将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同时,丽水市科协还积极组织推荐学生参与全省性青少年科技竞赛类活动,为全市师生提供了更多展示科技成果的平台。目前竞赛活动普及全市各地中小学校,参与活动师生达2500余人。科协还会同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单位开展“百家基地拓研学、百名专家进校园”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向社会发布丽水市助力“双减”百家科普基地地图,引导科普馆与学校开展馆校合作,不定期开展科普研学活动,举办丽水市科普宣讲团研讨交流活动……

  此外,丽水市科协积极组织各类科普宣讲巡演等活动,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宣讲团来丽水为中小学校作宣讲报告87场次,受众青少年累计3万人次;开展百场科普大宣讲活动,全年讲座117场次,进一步助力“双减”政策的精准落地。

  多方位提升科普服务水平

  围绕“双减”工作服务队伍能力提升,丽水以学(协)会会员、学校老师、业内专家、基层“三长”等为主体,首批聘任33名专家组成“双减”服务队,其中,10名专家入选全省科协系统首批“双千”助力“双减”服务专家。先后举办市科普宣讲团宣讲研讨交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基层科普干部培训班,150余名人员参加培训和交流,探讨“双减”环境下更好服务青少年的新举措。同时积极拓展专家资源渠道,被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列为宣讲基地。

  自浙江省“群团助力‘双减’”工作开展以来,丽水市科协以数字化平台应用为支撑,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普活动内容与形式,不断提升科普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

  今年以来,丽水市提出将构建以综合科技馆为龙头、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为基础、民间特色科普场馆为支点,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为延伸,形成“龙头带动”“串珠成线”的山区科普场馆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丽水市民间特色科普场馆命名和管理办法(试行)》,对各类民间科普场馆给予5万~20万元奖励。日前,丽水市科协、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等四家单位组织开展了丽水市民间特色科普场馆申报命名工作。经评审,公布了首批“丽水市民间特色科普场馆”名单,为丰富校外课堂提供多样化、多渠道资源保障。

  依托浙江省科普数字化平台,丽水市科协在深入推进“群团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中,完善“群团助力‘双减’”市、县、基层单位三级管理员队伍,建立“双减”科普微信服务群,加大数据导入、活动更新、应用反馈等场景运用,制定每月定期公开全市各县(市、区)数字化科普成果制度,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双减”工作成效。

  为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赋能山区基础教育,丽水市科协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山区学校的培训和支持计划。科协组织了一批科学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前往山区学校进行教学示范和指导,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开展各种科技比赛和科学实验活动,鼓励山区学生参与创新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加大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巡展力度,巡展范围重点转向乡村学校和社区,以互动体验、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科学的乐趣。三年共巡展79次,受众累计5.1万人次。

  本报记者 徐军 施洋洋 通讯员 朱颖


科技金融时报 【科协】 00003 丽水:科普赋能助推“双减” 落地 2023-08-25 2 2023年08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