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全方位支持大下姜高质量发展

把科技播种在“梦开始的地方”

  早上7时不到,在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的三叶青栽培基地里,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白岩副教授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几位约好的农民一到基地,就跟着白岩学习高温情况下管护三叶青的技术。白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手把手指导更多农户掌握三叶青的种植技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白岩是浙江农林大学中药学科的专家,2020年,得知学校需要选派科技特派员到下姜村接力指导中药种植,专业对口的白岩第一时间报了名。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联系点,也是历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被当地百姓称为“梦开始的地方”。

  从那以后,白岩把大量时间花在距离学校200公里外的下姜村基地里,服务范围也从下姜村逐渐扩大到以下姜村为核心涵盖周边几十个村子的大下姜区域。在她的技术支持下,大下姜已培育三叶青优质种苗50万株,筛选高产抗冻株系4个,新建种植示范区150亩,对于帮助农户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白岩一样,科技特派员喻卫武教授,这几年也一心扑在服务大下姜的香榧产业中。2020年,作为浙江农林大学香榧专家的他,开始服务大下姜的香榧丰产栽培和新产品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地香榧亩产由原先的不到300斤增加到800斤左右,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此外,他还指导当地百姓引进香榧新品种3个、推广新技术5项,新发展香榧造林面积500亩,建立示范基地400余亩,开发开口香榧籽、脱衣香榧仁新产品2个……

  此外,斯金平教授向当地企业赠送大叶黄精种苗1万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黄精3000余亩,带动农户增收200余万元;赵光武教授指导高粱和番薯优良品种选用,赠送高粱种子、甘薯种苗共计20余个品种;徐凯教授先后30余次到大下姜开展猕猴桃、葡萄、草莓、火龙果等果树栽培技术服务;赵阿勇教授针对当地生态肉鸡养殖中寄生虫病引起的死亡率高等问题,为当地建立了高效的免疫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浙江农林大学的科技特派员们,平时基地里有什么技术难题,就会趁着周末、假期以及其他空余时间赶过来,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难题后,又驱车赶回学校工作。

  “浙江农林大学的科技特派员特别用心用情,经常百姓一个电话,他们就赶过来进行技术指导,往往连交通费都自掏腰包,让我们很多百姓都很感动。有一次,得知群众有香榧人工授粉的技术需求后,喻卫武教授凌晨4时就驱车三个多小时来大下姜进行指导,解决好技术问题后,连饭也不吃又驱车赶回学校上课。早上9时左右,我们得知喻教授来过的时候,他已经在回学校的路上了。”枫树岭镇党委委员赵红香说。

  三年多来,浙江农林大学选派的20多名不同专业特长的特派员,对大下姜的水果、笋竹、中药材等产业进行整合优化,解决了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高效栽培、保鲜贮运、精深加工、智能化管理等关键技术;推进白马地瓜干、中华蜂蜜、高粱酒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生态肉鸡养殖、淳安花猪遗传资源保护……在科技特派员的助力下,大下姜的中药材、香榧、高粱等产业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弱到强,得到快速发展,“大下姜联合体建设”入选全国首批“村级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成为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十大模式”之一。

  枫树岭镇党委书记余慧梅说:“大下姜的发展,离不开浙江农林大学特派员的倾力付出、无私奉献。正是在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助力下,大下姜的产业更加兴旺、大下姜的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大下姜的乡村更加宜居。”

  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表示,学校自向大下姜派驻科技特派员以来,科技特派员们坚持把科技播种在“梦开始的地方”,全方位支持大下姜经济社会发展。陈胜伟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把科技播种在“梦开始的地方” 2023-08-22 2 2023年08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