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让技术创新点燃绿色引擎
![]() |
本报讯 8月15日,中国科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大会以“聚焦绿色低碳创新、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为主题,活动设置“1+1+N”架构,即1场主论坛、1场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展、9场绿色低碳创新分论坛及系列科技与产业对接活动。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鸣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彤宙,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分别作题为“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发展与实践——以湖州为样本”“推动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融合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倍增式发展:机遇与挑战”“强化科技引领,筑牢绿色底板,坚决当好交通强国建设先行示范排头兵”“绿色低碳创新的思考与实践”“‘双碳’目标与碳捕集封存技术发展”的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李家彪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7200多平方米的2023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展现场,有海内外135家企业及机构带来的500余件展品、300余个解决方案,涉及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光电、新材料新装备四大领域。
“220千伏新型移动变电站灵活性强、效率高,组装时间最快只要24小时。这是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推动浙江电力统一成果转化的重点项目之一,可以有效缩短新能源接入周期。”国网浙江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高美静热情推介自主研发成果。在展览现场举办的2023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大会上,技术成果路演和绿色技术项目签约仪式先后举行。
据了解,参加路演的11项技术成果,都是经过前期专家评审,从63项技术成果中脱颖而出的。最终,22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达成绿色技术交易意向,在开发、许可、投融资和产业化推广等多环节推动绿色技术落地,现场签约金额近10亿元。
“我们计划将展览打造为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合作、推广的品牌,让更多科研单位和市场经营主体参与进来,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展览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大会现场,与会嘉宾为生态文明(湖州)科普中心揭牌。“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就是要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在全国率先探索‘用科普讲好美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湖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顾云飞说,接下来,该中心计划搭建科普智库网络体系、组建一系列中国生态文明科普创作联盟,组织一系列科普学术交流和科普演讲、专家解读、公众行动等活动。
此外 ,这次大会上一系列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平台同步搭建。浙江农信、湖州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企业共同成立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基金,将为相关领域科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畅通产学研转化通道;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中部合作中心(高校合作中心)正式揭牌,将在湖北武汉联动开展绿色技术交易与转化。
本报记者 叶扬 通讯员 胡静漪 金啸 刘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