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生态期权摇身一变成了发展基金 秀山丽水中藏着共富“金钥匙”

  本报讯 丽水市百山祖国家森林公园,不再只是避暑胜地,其所在的庆元县境内,74户林农质押集体林地地役权补偿收益及未来收益,向农商银行申请到了1009万余元“林地地役权补偿收益贷款”,变现为创富的重要资金。

  “生态期权”摇身一变成了“发展基金”,是丽水率全国之首开展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项下,对于“国家公园+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的最新探索。记者了解到,这在百山祖国家公园所涉及的庆元、龙泉、景宁全域都已推开,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1537笔1.14亿元相关贷款。

  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美誉的丽水,率先从金融领域破题两山转化路径。2022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丽水市获批全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丽水市副市长蓝伶俐介绍,当地加强市级层面普惠金改试验区的顶层制度设计,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织研究谋划了试验区建设的十大标志性改革任务。其中,就包括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产品抵质押标准”、助推环保行为正向激励的“生态信用贷”,以及助推碳中和先行区建设的“浙丽林业碳汇贷”。

  “生态抵质押贷”将生态资产作为抵质押物实现金融赋值,除了林地地役权收益质押贷款,还包含GEP收益权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公益林补偿收益质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等多个类别,至6月末当地贷款总余额283.24亿元。“生态信用贷”则通过利益导向,引导个人、企业和行政村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同期贷款余额33.92亿元。

  除了林地之外,能贷款的还有林上空气。丽水依托两山合作社创建了林业碳汇收储开发机制,在当地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建成浙江(丽水)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建立以“零碳活动”“零碳会议”“零碳机关”“零碳金融网点”等形式为主的林业碳汇需求机制,聚焦收储和生产两个环节推出了林业碳汇供应链融资模式。

  6月底,市级两山合作社(市林建公司)以收储持有的林业碳汇收益权为质押,从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获得300万元“浙丽林业碳汇贷”,用于开发收储林业碳汇所需费用支出和预付款。紧接着7月初,遂昌县北界镇强村公司又将向市级两山合作社提供用于合作开发的林地资源,所对应的林业碳汇收益权为质押,获得9.45万元“浙丽林业碳汇贷”。

  可融资的除了“秀山”,还有“丽水”。3月,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联合市水利局,指导银行机构发放全市首批总金额1.16亿元以取水权、水电费收益权等为抵押物的“取水贷”。此后,杭州银行丽水分行、庆元农商银行、遂昌农商银行等纷纷实现当地水电行业、水利行业的整体授信。本报记者 赵琦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生态期权摇身一变成了发展基金 秀山丽水中藏着共富“金钥匙” 2023-08-15 2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