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推出科技“改革九条”
本报讯 日前,嘉兴市正式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改革九条意见》(简称“改革九条”)。
从内容来看,“改革九条”主要包括开展科创平台“达标即准”,实施科研攻关“企业出题”,推进科技项目分类管理,推行科技项目“负面清单+包干制”,施行创新载体科研报备制,建立校(院)企人才“双聘”制度,开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施行科创金融“投、贷、保”联动和推广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等九个方面。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幂数效应”,加快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改革九条”,嘉兴将重塑科创平台申报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创新认定方式,对市级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平台实行常态受理、达标即准、无感认定。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成果转化也是其中关键。针对企业科研条件有限等现状,“改革九条”关注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程度,深入推进科研仪器全生命周期管理“一网办”、仪器共享全流程服务“一指办”和创新券“无感直兑”工作,同时也深化开放共享平台与创新券管理系统联动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科研仪器共享可直接用创新券抵扣服务费用。优化创新券操作流程,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跨省域通用通兑。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推广“先用后转”机制。鼓励全市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采取“先使用后付费”方式转化科技成果;鼓励支持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等开发“先用后转”专项金融保险产品,联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用机构,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权益保障机制。
“通过改革,希望将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从抓事务性内容中转移出来,也让企业更好地聚焦到科技自立自强的本质上来。”嘉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吴根军表示,要从日常工作中找到改革切入点,从分钱分项目中摆脱出来,落实科技创新“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的获得感。通讯员 杨博宇 本报记者 王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