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好减负惠企组合拳
为市场主体减负1828亿元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围绕“力争为市场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目标任务,浙江在落实好“8+4”政策体系同时,出台《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关于加强工贸联动支持企业稳生产拓市场增效益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信息服务业稳进提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稳定企业发展信心,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8%,高于全国平均1.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0.9个百分点;6月当月全省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1%,上半年利润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截至7月27日,全省累计完成为市场主体减负1828亿元。
省级各部门“第一时间+顶格优惠”落实各项减负降本政策。其中,浙江省税务局成立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完善“清单化+网格化”工作推进机制,细化明确九方面89项任务分工,加快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累计减免税费725.1亿元(属期1—5月)。省财政厅延续实施地方水利基金停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减半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等政策,推动收费基金相关减免政策企业应享尽享。省人力社保厅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1—6月累计为企业减负57.9亿元。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会同省电力公司对电压等级不满1千伏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不分摊天然气发电容量电费等费用,累计减免天然气容量电费约2亿元。省交通运输厅推动国资路段货车优惠、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优惠、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降物流成本政策落地,8214家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有64.6%认为物流成本适度或轻。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用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1—6月,全省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41、0.46、0.61个百分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持续推广“连续贷+灵活贷”,浙江全辖无还本续贷今年累计为企业节约转贷成本约59亿元。
全省各地积极落实国家、省级减负惠企政策,出台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杭州汇编一揽子减负惠企政策,包括综合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就业政策等11类,积极提振市场信心。宁波《稳链纾困助企若干举措》通过普惠性、工业稳链、外贸企业等纾困扶持措施九类47条,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温州全面承接省“8+4”经济政策体系,出台温州版八方面58项政策措施。湖州出台《湖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嘉兴累计开展“十链百场千企”对接活动53场,对接订单189.98亿元、项目125项、融资额度36亿元、专业人才709人。绍兴强化部门协同,及时会商、研判、协调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逐月跟进减负目标完成情况。金华深化“四大双千”助企服务活动,举办义乌国家装备博览会等30场省级以上对接活动,评选首批“金华制造优品”30个。衢州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量降费,截至5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80.03亿元,同比增长37.39%,费率降至0.74%,惠及9500 余户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舟山选派“助企专员”316名,常态化开展联企跑企助企工作,累计服务企业1171次,排摸问题190个,化解181个。台州制定《工业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攻坚方案》,举办“一带一路”跨国采购专场对接会,借力1688、广交会、跨国采购对接会等形式作用助力企业拓市。丽水加快“丽即兑-政策找企业”系统推广应用,督促涉企政策部门根据预设审批流程,及时进行线上审批,实现全程线上服务。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仇迅